青銅矛首次現身西周早期墓葬
考古專家近日對陜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西周墓葬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只殘損的鼎和一個青銅矛,這是青銅矛首次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現。此前,青銅矛曾出現在西周晚期墓葬中。史料記載,商末周初,兵器矛已經出現,武王伐紂“牧誓”時提到“立爾矛”,一些出土青銅器的銘文中也記載了這段史實。
隋唐大運河發掘首次發現古人腳印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隋唐大運河安徽泗縣段第四個考古點的發掘已經結束。在此次勘探發掘中,不但出土了大量的唐宋時期文物,還發現了約20余個疑似宋時期的古人腳印,這是隋唐大運河發掘以來首次清晰發現古人腳印。
內蒙古額濟納旗發現一座漢代烽燧遺址
位于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的漢代著名城障遺址——居延遺址近日發現一座漢代烽燧遺址。新發現的烽燧由烽火臺和塢組成,整體已經坍塌損毀,形似一個土丘,東西14米,南北15米,殘高5米。烽火臺設在塢的東北角,底部為夯土,上部由土坯筑。在這個遺址還發現了一枚漢簡和一枚青銅箭,地表散落著漢代灰陶片。
湖南永州發現明代祭祀關羽武廟建筑遺址
經過2個多月的考古工作,湖南永州零陵明代武廟建筑遺址重見天日。以現存零陵武廟大雄寶殿為中心,在長達300余米的中軸線上,依次發現了5級臺地,發掘出來的建筑基址完整展現了600年前明代零陵武廟的建筑結構。零陵武廟位于永州古城內東山之巔,是明代始建的專門祭祀三國時期蜀將關羽的建筑。
河北冀州發現光緒年間貞節牌匾
河北省冀州市文保所近日在當地市民曹金榜家中發現一塊清光緒二十一年制作的貞節牌匾,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這塊牌匾長123厘米,寬60厘米,匾上部分油漆已經脫落,但雄厚蒼勁的“節比松筠”四個大字清晰可見。據曹金榜介紹,這塊牌匾是清朝光緒年間由當時的縣衙頒發給他的曾祖母曹門李氏的。(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