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珠坪古城位于下梁鎮沙坪村縣畜牧廠院內,唐朝萬歲通天元年(699年)將今柞水東南部分地區同今鎮安縣設安業縣,縣城在今柞水縣下梁鎮夜珠坪。乾元元年(758年)將安業縣改各乾元縣。永泰元年(765年)羌族造反軍與官軍大戰于乾元縣城,后漢乾佑2年(949年)將乾元縣改名乾佑縣,縣城仍設今下梁鎮沙坪村夜珠坪。南宋,紹興11年(1141年)撤銷乾佑縣制,降為乾佑鎮。元朝至元29年(1292年)恢復乾佑縣,縣治仍設下梁鎮夜珠坪。明朝,景泰3年(1452年)在原乾佑縣境復置縣制,改名鎮安縣。初縣治下梁鎮夜珠坪。
夜珠坪古城座西南向東北,遺址位于紅衛小學南側,西(安)鎮(安)公路從中穿過,東面是乾佑河,南面是耕地,西面是高坡,背面是下梁鎮中心小學和居民居住區。
夜珠坪古城遺址面積東西300米,南北500米,古城址破壞嚴重,城址東部被乾佑河河水沖毀,現存廟殿九間,其余大部分城址為耕地,據當地群眾反映南北有殘余城墻遺跡存在。經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城址尚存在文化堆積。
資料來源于《直隸商州志》和《孝義廳志》,建議:夜珠坪古城址在歷代幾起幾落建立過縣治,雖然城已毀,但它的文化遺跡存在,它在歷史上起到了歷史的作用,歷史影響存在,文化堆積及遺物加以保護,同時加強對三官廟的維修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