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英《金融時報》:中國購糧改寫“全球游戲”

      英媒:中國購糧改寫全球游戲

        英國《金融時報》12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狂熱地購買糧食 位于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從未感覺距離中國如此之近。隨著該州越來越多糧食被輸送到太平洋彼岸以滿足中國人的需求,內布拉斯加已置身于全球糧食市場結構變化——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口糧食——的最前沿。

        “中國代表著一個巨大的出口市場、增長中的出口目的地”,該州農業部長格雷格·伊巴克最近訪華時表示。過去5年來,該州對華糧食出口已翻番。注意到這種現象的并不僅是該州。隨著中國成為糧食凈進口國,外界悄然發現中國正處于結構性變化中。

        直到最近幾年,堅持自給自足的中國還只是進口少量優質大米、小麥。但情況正在改變,已成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的中國,如今正將玉米、小麥和大米等谷物列入購買名錄。這種變化將對全球糧食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即便中國自給自足率只是稍微下挫,對(世界)糧食貿易而言也非同小可”,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周厚豐表示,“中國進口5%的糧食,就相當于世界谷物貿易的1/3或半壁江山。”

        今年1至11月,中國的糧食進口已增至去年同期的3倍,從450萬噸增長到1340萬噸。大規模進口已令其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麥進口國,玉米和小麥進口也分別進入全球前10名和前20名。

        關鍵原因在于中國人的飲食變化,隨著越來越多人口進入城市,肉類消費大增導致需要更多糧食喂養家畜和家禽。這種變化使原本就以少量農田和水源解決世界1/5人口吃飯問題的中國農業面臨更大壓力。

        自從30年前進入高速經濟增長期以來,中國就面臨其與日俱增的食物需求將導致全球糧食短缺的警告。目前北京仍堅持糧食自給率必須保持在95%以上的政策“紅線”,但近期言論暗示這種堅持或許已開始松動。全球的糧食貿易巨頭都力爭在中國的糧食進口中占據有利位置。在他們看來,中國糧食進口激增將成為“改變游戲之舉。”(人民網-環球時報 )

      • 相關閱讀
      • 金融時報:美國不再是機會樂土

          北京時間6月26日,《金融時報》刊登題為《美國不再是機會的樂土》的評論文章,現全文主要內容摘要如下:  美國的貧富不均,已經達到了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 ∶绹�11日發布報告說,美國家庭凈資產在...

        時間:06-26
      • 金融時報全球五百強企業排名 中石油居榜首

          國《金融時報》2010年5月30日發布了全球五百強企業排名,中石油首次超過美國�?松凸�,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前10強中國企業有三個�! ∵@是《金融時報》全球五百強第十四期年度排名,也是中國企業第一...

        時間:05-3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