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同意“化武換和平”后,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10日晚9時發表的全國電視講話完全換了腔調,要求國會推遲授權對敘動武。有媒體認為,進退兩難的奧巴馬借著俄羅斯的提議“輕盈地后撤腳步”,也贏得大多數美國民眾的支持,有媒體將其跟肯尼迪處理古巴導彈危機時的表現媲美。想借著美國軍事打擊改變敘戰局的敘反對派“全國聯盟”拒絕俄羅斯的提議,指責該議案只是俄羅斯和敘利亞“玩弄政治游戲”。
據美聯社報道,簡要介紹了敘利亞目前的局勢后,奧巴馬在電視講話中表示,軍事打擊是為了向敘利亞政府發出明確信息,因此美軍將保持待命狀態,以繼續向巴沙爾政權施壓。不過,他突然話鋒一轉,“在我們推進外交斡旋的同時,我懇請美國國會領袖們推遲授權動武的投票。我已派出國務卿約翰克里12日與俄外交人員會晤……我們將與俄羅斯、中國磋商,共同推動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巴沙爾政權放棄化武,并最終在國際社會監督下銷毀這些化武。”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奧巴馬原來是打算游說美國人民支持軍事打擊敘利亞,但俄羅斯出人預料的外交提議改變了“戰略和政治方程式”。因此,奧巴馬講話的調子顯得十分搖擺。一方面,他把美國稱為“全球安全之錨”,并提供了準備對敘利亞發動一場有限軍事打擊的道義、政治和戰略理由;另一方面,又強調努力磋商外交解決的途徑。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11日表示,希望美國關于使用外交手段解除敘利亞化學武器威脅的承諾是“嚴肅認真的”,而不是與媒體做游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日傍晚應約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表示:“這是積極措施,我們給予肯定和支持。”
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提出推遲國會表決與美國民眾反對軍事打擊敘利亞的聲浪過高有關。美國CNN對收看奧巴馬電視演講的民眾進行的即時調查顯示,61%的受訪者支持奧巴馬推遲打擊敘利亞的做法,只有37%的人反對。美國《時代》周刊認為,俄的提議將使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由噩夢轉化為“讓人驚訝的勝利”。褒揚替代批評,乃至將之跟肯尼迪處理古巴導彈危機時的表現媲美。
“俄羅斯之聲”11日以“莫斯科給華盛頓提供保留臉面的機會”為題稱,敘利亞危機迎來了轉機時刻。很多專家和政治家認為,支持莫斯科提出的倡議,對于美國總統來說,是“一種不失顏面的讓步”。敘利亞《民族報》稱,奧巴馬清楚自己走進了一個陷阱當中,開戰形同一件蠢事,對美國和中東地區都沒有利益可言,而且一旦開打,戰爭的進程是其無法控制的。
但法國總統奧朗德11日表示,盡管外界正在試圖尋找外交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方法,但在動用化學武器問題上,法國仍然做好了懲罰敘利亞的準備。法國《世界報》透露,安理會10日突然推遲表決敘利亞“化武換和平”。據悉,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正忙于和美國協調,推出一個“如敘利亞違約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條應允許使用武力”的決議草案,同時明確將“8 21”化武屠殺事件責任歸咎于大馬士革當局,目的是從俄羅斯手中重奪主動權。但法國草案立即被俄羅斯否決,也未能得到華盛頓的共鳴。法國《世界報》還稱,唯一感到失望的恐怕只有敘反對派,他們正痛斥“國際社會的出賣”,其結果是將有更多敘平民死于政府軍的炮火。
敘外長穆阿利姆透露,敘利亞已經準備好向俄羅斯和聯合國提交存放化學武器的地點,并承諾不再生產化學武器。但法國《世界報》署名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奧利維勒匹克的文章稱,問題是,歷史上從沒有一個國家單方面放棄對自己化武的控制,這種武器運輸困難,又是高危險品,讓國際核查人員在敘境內進行有效監控是個巨大挑戰。法國電視一臺援引化武問題專家桑德斯的話稱,具體做法是,將化武集中在數量較少的倉庫,由聯合國主持下的國際部隊監管,并在條件許可時由國際社會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加以銷毀。桑德斯認為,“這至少需要一兩年”。(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