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10年,我省發展的總體目標按兩個階段規劃:2015年經濟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產總值趕上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我省生產總值再翻一番,建成西部強省,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十二五”期間,我省將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力爭2015年末轉移600萬農民。
服務業
將占經濟總量的四成
日前記者從省政府獲悉,西部大開發10年來,我省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高,各方面取得突破性發展。今后10年要實現總體目標,首先要著力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轉變發展方式,從初步形成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到基本形成現代產業優勢,既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主要任務,也是我省經濟發展上臺階的關鍵。
目前,我省正按照中央的部署,發揮資源優勢,調整經濟結構,形成了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能源接續區和陜南新型材料基地為依托,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壯大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穩固工業的同時,我省的旅游、文化、會展、物流、金融等產業也在迅猛發展,據專家預測,5年后我省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將超過工業的增長速度,并可占到全省經濟總量的40%以上。
民營經濟
占經濟總量的55%以上
我省要建西部強省,必須形成省內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注重培育新的增長極。目前,我省正在促進關中、陜北、陜南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并根據“一高地四基地”的戰略定位,以建設大西安、輻射大關中、帶動大西北為目標,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關中繼續保持率先發展態勢。
推動陜北持續跨越發展和陜南突破發展。在發展過程中,我省將積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公益事業、金融等領域,力爭5年內使我省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的55%以上。
城鎮化
力爭600萬農民進城落戶
當前,城鎮化水平較低已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制約性因素,如何改變這一現象?專家分析,要抓好關中城鄉一體化發展,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形成以大中城市為支撐、輻射縣鎮的城市化新格局。
通過延安城鄉統籌發展的率先突破,積累經驗,建成革命老區城鄉一體化的新示范。積極采取宅基地換保障性住房、承包地換社會保障等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十二五”末力爭轉移600萬農民。
在今后10年,我省還將大幅度增加對民生工程的投入,重點做好教育公平、醫療均等、就業充分、保障完善等工作,力爭“十二五”末我省公共服務水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讓廣大群眾生活得更有尊嚴。(俞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