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非法添加物就不能靠監管解決了嗎?
何計國:這絕不是單純靠監管就能解決的問題。從短期手段而言,我認為應該實施購買、使用都登記備案,使這些物質不能流入非法食品加工者手里。對違法使用者實施重罰,使他們不敢用。
長久的辦法則是提高食品加工企業的覺悟。
新京報:隨便一種物質添加到食品中,能查出來嗎?
霍軍生:這分兩種情況,一是經濟摻偽,其目的在于獲取經濟利益,所以比較容易查。比如蛋白含量是奶的重要技術指標,為了少加奶但是蛋白含量又能達到要求,有人就會加入含氮量高的東西。往這個方向檢查,就容易查出非法添加物。
另外一種,如果毫無目的向食品中加入一些物質,檢測出來就非常困難。
當然,非目的行為的摻偽其實是很少的。
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添加劑
新京報:消費者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怎么了解哪些是添加劑呢?
霍軍生:我國食品標簽法規和標準要求,食品包裝上要標明所使用的所有輔料和添加劑。拿到一個包裝食品,大家可以認真看一下配料表。
如果分不清配料表中哪些是食物輔料、哪些是添加劑,也可以根據經驗來判斷。添加劑多為化學名稱,如苯甲酸鈉等,食物輔料則為大家熟悉的物質名稱,如植物油、白糖等。
當然,這種判斷也不是絕對的,有些配料表標明的是香精,香料,雖然不是化學名稱,其實也是食品添加劑。
新京報:有種感覺,食品添加劑是為了讓食品看上去更誘人,才制造出來的。
霍軍生:可以這么說�,F實生活中,真給你榨了一杯果汁,放置一定時間后,顏色變了,里面的細菌和真菌迅速生長,你還會喝嗎?添加劑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的產品大都是工業化生產的,已經很難在回到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階段了。所以有句話說,現代食品工業離不開食品添加劑。
新京報:加了食品添加劑的飲料,營養、安全性和鮮榨的是一樣的?
霍軍生:大家總是對加了添加劑有所擔憂,認為可能會怎么樣。實際上,按照法規合理地使用添加劑,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新京報:但是,現在很多食品開始把“無添加”作為賣點。
霍軍生:是的。事實上許多人對由于現代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非常擔憂,所以崇尚自然、綠色和有機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一些企業看到了這一趨勢,把無添加作為市場營銷的手段。
對于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行為一定要嚴打。如果因為食品有了添加劑就發問“我們現在還能吃什么?”確實有些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