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今年“三伏”有40天

      2011-07-13 10:07:16 來源:

        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 周潤健)伴隨著持續的高溫,7月14日將迎來今年入伏第一天。今年的“三伏天”共計40天,比去年多10天。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三伏天”常出現在夏至后,小暑與大暑之間,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個月里。夏至以后,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是比黑夜長,近地面的溫度也一天比一天高。進入“三伏天”后,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也就達到最熱了。

        那么,“三伏天”的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日期是怎樣確定的?為什么有些年份的伏天長、有些年份伏天短?其實,它是有規律可循的。

        趙之珩介紹說,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后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

        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這是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后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今年7月14日交初伏(頭伏),7月24日交中伏(二伏),8月13日交末伏(三伏),8月23日出伏,共計40天。”趙之珩說。

        “三伏天”最大的特點是高溫、高濕和高熱。趙之珩提醒說,在這個時節,公眾外出最好帶上一把遮陽傘,在膳食調理上,多食用些能提神醒腦、增進食欲、健脾利胃的苦味和酸性食物。此外,要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戒躁戒怒,保持心情舒暢。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