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包機后,特警給糯康戴上眼罩,并把其前面座椅后背綁上枕頭,以防發生意外。糯康周邊,前后左右圍有4名特警看守。而專機上的衛生間門兩旁,以及洗手池邊,也都綁上了枕頭。整個飛行過程中,糯康相對比較安靜。
12時許,包機從萬象國際機場起飛,下午4時許,包機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記者在機場看到,多輛警車以及999急救車都在機場待命。糯康被帶下飛機后,已經等待多時的中國警方現場向其宣讀了逮捕令,指出其涉嫌販賣毒品、劫持船只、殺人等,并讓其在逮捕證上簽字畫押。隨后,糯康被警方帶走。
跨國緝兇
>>慘案發生:200多人分赴三國
“我們盯上糯康,是掌據了足夠的證據”,昨天在專機上,專案組組長、前線總指揮、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說,他疲憊的臉上難掩成功破案的興奮。
去年10月5日上午,“華平號”和“玉興8號”兩艘搭載13名中國船員的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劫持槍擊事件,致使13名船員全部遇難。事后,從兩艘商船上找到95萬粒脫氧麻黃堿(又被稱為“冰毒”)。
慘案發生后,專案組派出了200多人,共6個工作組,分赴老撾、緬甸和泰國,有的是從事秘密偵查,有的是與當地警方合作。在中國與緬、老、泰等國的合作下,糯康集團的二號人物傘康、三號人物依萊先后被抓獲。從此前的審訊中得知,“10·5”慘案正是糯康在背后秘密策劃組織的。專案組隨即盯上了糯康。
>>多次逃脫:抓糯康一次次失敗
破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劉躍進說,由于此案發生在境外,又是金三角這個特殊地區,一切調查工作全在境外進行,“跟在國內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和專案組的人都覺得,很多事情想做,但有時有一種無力之感,無從下手。
據劉躍進介紹,曾經有幾次極好的機會,專案組知道了糯康的位置,但等到抓捕時,卻因為有人事先通風報信,使其逃脫。究其原因,專案組認為,是糯康的根基太深造成的。
糯康為了在當地生存發展,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經常拿錢出來賄賂當地的基層軍人、警察和“村干部”,與當地的老百姓稱兄道弟。糯康集團施以小恩小惠,看哪里橋塌了、路壞了,就拿錢來修。一來二去,就得到了當地人的信任。一旦有要抓糯康的消息,都會有人給他通風報信。這也是糯康能夠在當地存在多年的原因。
眼看一次次失敗,專案組舉步維艱。“走一步都很困難,表面上看不到一點希望和亮光,就像落海的人看不到岸一樣”,劉躍進說,在春節后的3、4月份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是最困難的時期,“有時候會問,還有希望嗎?”
但一想到遇害的船員和政府的重托,劉躍進和專案組就咬牙堅持,并總結經驗教訓,試圖尋找一些破案的新方法,“關鍵是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
>>擠壓清剿:出走緬甸落網老撾
針對屢屢有人走漏消息,專案組決定,能讓一個人知道的事,絕不讓第二個人知道,能讓兩個人知道的事,絕不讓第三個人知道。
專案組不再將目光放在一次次抓捕上,而是決定擠壓糯康在本地的生存空間。糯康主要在湄公河的緬甸和老撾地界活動。由于中國與老撾警方的合作多,打擊力度大,“10·5”案件后,糯康基本上龜縮在緬甸的大本營。為了將其趕出來,中國督促緬甸方面,對糯康所在的地方展開一次次清剿,目的不再只是一次把糯康抓獲,而是要將其趕出大本營。
果然,雖然糯康未被抓獲,但面對一次次清剿,糯康的手下也被抓了不少,他藏身的空間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