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陜西科舉狀元僅十余位 考生作弊坎肩上寫4萬字
      http://www.airmax2015.net  2012-05-17 17:01:18  

       作弊用的寫本夾帶

        >>明清時代考什么?

        八股文束縛思想,科舉轉向衰落

        千年科舉,“學而優則仕”,為當時的王朝遴選了諸多棟梁,也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八股文的出現,科舉卻逐漸衰落。八股文是明清兩代用于科舉考試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題目用《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內容以程朱理學的注釋為標準,結構上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故稱為“八股文”。

        八股文一方面使應試文章更加標準化,使取仕標準更為統一,也是為了方便考官大量地閱卷;另一方面其對文章的格式字數等都做了非常嚴格的限制(清順治時要求550字,康熙時要求6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為準),所以逐漸演變成為了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一道枷鎖。

        1901年,清朝廢除了八股文、改革科舉,還加入了西學的知識。在展出的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江南鄉試的試題中,第一場考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專問五洲各國之政、專門之藝;第三場仍是《四書》、《五經》,但明確規定了不準用八股文程式來作文。點滴的改良無法挽回衰落,終于在1905年,清政府正式頒布了停止科舉考試的上諭。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終于壽終正寢。(華商網 周艷濤)。

      收藏文章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