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取消了原先離婚需審批一個月的規定,我國已成為全球離婚手續最簡便、離婚最快捷的國家之一。只要材料齊全,半小時內夫妻雙方就可“分道揚鑣”。隨著社會的發展,高離婚率是不是不可避免?浙江慈溪和山東青島等地的民政部門自今年起試行預約離婚,離婚率出乎意料地大幅下降�;閼賹<艺J為,這種做法或許可以成為挽救婚姻的一劑良藥。
過半預約者放棄離婚
“現在不能當場給你們辦離婚,你們先填個表格預約一下,一個星期后,如果覺得還是非離不可,再把材料帶齊了來辦。”自今年4月1日起,寧波慈溪市民政局推出了預約離婚的做法,夫妻要離婚需度過一周的冷靜思考時間。
據統計,預約離婚的做法試行3個月,共有650對夫妻預約離婚,而實際一周后來離婚的只有314對,離婚人數下降了一半多。
寧波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何國信說,來離婚的很多屬于沖動型,尤其是“80后”夫妻,鬧一點小別扭就認為日子過不下去了,嚷著要離婚,而預約的做法,能使雙方冷靜下來。
何國信說,能說明是沖動離婚的一個數據是復婚率。慈溪市復婚率逐年攀升:從2006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8.5%。如2010年登記離婚的是2150對,復婚的有398對。“有小夫妻,離了不到3天就跑來復婚。”工作人員感嘆,離婚變成了“過家家”。
能否解高離婚率之痛?
“結婚和離婚都是我們個人的私事,民政部門不該設置條件和障礙。”慈溪市預約離婚的做法,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對,認為干涉到了個人自由。
不過,婚戀專家認為,未來預約離婚的做法或許會成為趨勢。“盡管離婚是個人的事情,但顯而易見會對雙方家庭系統甚至整個社會系統都產生負面影響。預約離婚并不是干涉自由,而是要求夫妻二人冷靜思考,作出負責任的決定。”中國紅娘網總經理、浙江婚介專業委員會主任羅仙林說。
離婚率一路攀升已成為社會之痛。據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1980年中國離婚對數為34.1萬對,2000年為121萬對,而2010年則上升到了196萬對,去年更是達到了221萬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離婚率高達30%,甚至突破40%。
婚戀專家嚴山認為:“慈溪市的嘗試值得推廣,在預約的時間上,我認為還可延長。一周的時間,一些夫妻還在氣頭上,仍舊可能作出草率的決定。”嚴山介紹說,在國外預約離婚已成為普遍的做法,比如韓國有《離婚熟慮制》,夫妻在提交離婚協議書之前,必須要經過“熟慮期間”,時間為1—3個月;在英國,反省與考慮期的時間更是長達9個月。
“建議我們國家也能夠重新從立法角度對預約離婚的做法加以探索,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嚴山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