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少將就中日釣魚島的最新事態表示:“應在釣魚島附近設立軍事演習區、導彈試射區,必要時將釣魚島作為我航空兵的靶場。”這一講話,不是羅將軍氣急敗壞之下的狠話,而是相當明確的表明了中國軍隊應對釣魚島事態升級的可能方案之一。
官方媒體在發表上述講話時,也刻意表明羅將軍“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的身份,以突出其官方身份,可以認為是對日方發出了嚴厲警告。
用流行軍事術語講,中國的應對方案就是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和上空設立“禁航區”、“禁飛區”。這一套方案的特點是:能力所及、代價不大、風險可控。
第一、能力所及。
釣魚島距離我國溫州市約356千米、福州市約385千米,我國最新型的反艦導彈射程約280公里,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射程超過500公里更是輕而易舉,可以輕松的將釣魚島周邊海域納入導彈射程之內。
在海上攔截方面,就海軍來說,無須出動大型水面艦艇,只要022型導彈艇就足以封鎖釣魚島周邊海域。該艇速度快、載彈量大、隱身性能好,在溫州正好有一個快艇支隊。該支隊全體出動,離岸兩個小時、100多公里之后就可以對釣魚島附近的目標實施飽和式導彈急襲。至于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出海10分鐘之后就可以發動攻擊。
在空中攔截方面,目前,還暫不考慮對沖繩機場進行打擊,那么,中日雙方的戰機性能、戰場條件可以說勢均力敵。盡管中國可以攔截但未必能夠擊落日機,但是如果達到了驅離日機的效果,也實現了設立“禁飛區”的目的。
第二、代價不大。
我軍無須出動海軍大型水面艦艇與日本進行艦隊決戰,與無須出動大機群與日機進行空戰,投入不大意味著風險不大。我導彈艇編隊、航空兵小編隊則可以選擇時機,快打快撤。
由于我軍導彈射程遠,日本水面艦艇對我快艇、飛機沒有有效打擊手段(說到直升機反快艇,對比一下中國反艦導彈的射程和日本艦載直升機的航速,就知道基本上不可能)。在面對日機時,我快艇、飛機可以迅速進入撤至我陸�?站C合空防、海防體系內,減少損失。
對于這種快打快撤的戰法,日本最有效的反制措施就是深入我空防、海防體系內追殲,甚至是攻擊我�?哲娀�。但是這樣一來就以為著沖突升級,我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將發揮威力,考驗一下日本的戰區反導能力。
第三、風險可控。
設立“禁航區”、“禁飛區”,首先是劃定了作戰區域,防止戰火向周邊海域、上空蔓延;其次,給雙方都提供了避免沖突的選擇,日本如果想避免沖突,可以不進入這一區域;中國想避免沖突,則可以對進入這一區域的日本艦機以各種技術原因不進行打擊。最可能的狀態是,釣魚島周邊成為中日雙方艦艇和飛機的禁區,釣魚島事態的發展因此而凍結,這對于中日雙方都是可以接受的妥協。
為解決釣魚島問題支六招
釣魚島問題的核心是要凸顯“主權屬我”。“主權屬我”再也不能變成一句空泛的口號,必須要落實到行動上。為此,我在解決南海問題的對策建議中曾提出“六個存在”,現在在解決釣魚島問題上我再提出“東海版的六個存在”:
一是行政存在。建議設立“中國臺灣宜蘭縣釣魚島鎮”。兩岸在“保釣”問題上是有某些共識的,應以釣魚島為樞紐連接兩岸,形成大陸、臺灣、釣魚島 三位一體的生命共同體、行政共同體和主權共同體。兩岸軍人應攜起手來捍衛“祖權”,哪怕暫時不能協同作戰,但就是各自為戰,也可達到輪番出擊的客觀效果, 促使日本兩線作戰,自顧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