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子是為了居住,這是常識,但是最近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夢白村卻出現了一件怪事:那里的一些農民不種莊稼,“種”房子。他們在農田里蓋起了根本不能住人的建筑,然后就等著有朝一日再像割莊稼一樣把這些房子全都推倒。
昨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對此作了報道。
奇怪,新蓋的房子沒有樓梯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記者來到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夢白村,當時馬上就要收麥子了,可麥田里卻是一片狼藉,有連片的房子,還有許多建筑垃圾。
這是怎么回事呢?據當地人說,今年大年剛過,村里的一些人不知聽到了什么風聲,紛紛在地里大興土木,好好的麥田沒幾天便被糟蹋成這樣。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蓋起來的一棟房子,二三層樓高,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沒有能上樓的樓梯。
蓋房子卻不見樓梯,要說粗心也沒見過這么粗心的,那建這樣的房子又是為了啥呢?此時一位村民道出了實情,這叫拆遷房,不住人,就等著國家來賠償。
所謂的拆遷房是指那些在城市改造,建設規劃范圍內,被列入拆遷計劃的舊房,而在夢白村,拆遷房卻特指那些為撈取補償而突擊建起來的房子。有村民說,今年一月有關部門決定實施夢白村綜合改造項目,將對夢白村進行拆遷。得知這個情況,夢白村的村主任立即在小范圍內開了吹風會,如果有群眾需要家里面蓋房子的,蓋得多,賠得多,蓋得少,賠得少。
“種”房子的土地屬于農用地
原來“村民蓋房快,皆因干部帶”。不過嚴格講這些建筑都不能叫房子,因為它們壓根就不用鋼筋水泥,它們就是碎磚和沙子堆砌的,要是真趕上一場大雨,這堆磚頭可能都等不到拆遷�?删褪沁@么一件荒唐事想參與的人還不少,村民告訴記者不光是本村人在這么干,甚至還有外村人也通過關系擠進來,就是要到夢白村來蓋拆遷房。
只要有關系就可以在農田里蓋房子,換賠償。真是這樣嗎?那么這塊土地屬于什么性質呢?記者在當地的國土檢查部門了解到,這塊土地屬于農用地,現在破壞得比較嚴重。
次日,記者跟隨國土所的工作人員,以及夢白村的村干部來到地里,果然發現一些人正在施工,見有人過來,他們放下手中的活匆匆離去。記者在附近看到,農田里不僅有建好的住房,還矗立著一座鋼結構的廠房。
據國土部門介紹,早在今年三月,他們就認定這些建筑屬于違建,限定在七個工作日內自行拆除,到現在幾個月過去了,這些違建卻依然如故,國土部門不得不制訂新的拆遷計劃。新的計劃能否如期完成,國土部門表示,只靠他們一家的力量恐怕不行。必須各個部門溝通好了以后,根據情況來執法。
溝通好了才能執法,和誰溝通呢?說白了就是和村干部。在夢白村的農田里,記者看到許多房子上都畫了一個圈,據村干部說畫了圈的就不是違建,就該拿到賠償。
那這些畫了圈,號稱是該拿賠償的房子都是什么人建的呢?據知情人透露,這些都是跟政府有關系的,沒有關系的人不會這樣蓋。
違建廠房仍未被拆除
村干部告訴別人,蓋得多賠得多,莫非自己就這么認為便已經捷足先登了。此時一位村民反映,村主任周海為了多拿賠償,就從多戶村民手中把地租來用于蓋廠房。
記者就此向周海進行核實,周海卻矢口否認。有村民向記者提供了幾份租地合同,從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出租方為村民,而承租方正是村主任周海。一份合同顯示周海向一位村民租地4畝,另一份顯示他向一戶村民租地3.3畝。
隨后村民發來了幾張圖片,特別說明這是村主任周海在租來的農田上建起來的,面積達幾千平米,盡管這些廠房早已被國土部門認定為違建,但它至今仍未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