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對鄉親們的事情很熱心,不管誰家要生小孩,只要打電話,人家就會在醫院等著。”該村一名村民說,另外,大伙也認為和張淑俠是同鄉,即使不認識也要通過熟人搭上關系,覺得在她上班的富平縣婦幼保健院生小孩更放心。
一位68歲的村民與張淑俠娘家是老鄰居,是看著她長大的。他說:“她也是窮人家出身的娃,吃過不少苦,放學回到家經常吃剩菜剩飯。”
雖然大多數村民都說張淑俠為人熱情,但也有村民表示:“她在當了醫生以后,人就變得傲得很。要添孩子的村民讓張淑俠幫忙后,都會給她送些時令水果,也包括紅包。”
>>妹妹
姐姐大我9歲 把我帶大
“姐姐不是那種人。”8月3日,嫁到龍溝村二組的張淑俠妹妹張某紅認為,姐姐是個好人,不可能做那種事,也沒有動機。
據張某紅介紹,她家兄妹五人,張淑俠排老二。父親是老黨員,曾是薛鎮鄉貧協主席(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
大張某紅九歲的張淑俠,不但從小成績優秀,還將張某紅帶大。高中畢業后,在家務農一年,考上學校。
“出了這事,她也病了。幾天前在醫院看到她,很憔悴。”張某紅說。
>>弟弟
借錢遭拒 姐弟3年不說話
提起二姐張淑俠,弟弟張某某點燃一根香煙后說:“她現在家里情況相當不錯,我真的想不通,她為啥要做這樣的事情!”
張某某說,父親過世時,只給自己留下了4間土房,最后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其他親戚的幫助才蓋起了新房。
“二姐夫曾在縣上一個部門工作,已退休在家,而外甥和外甥媳婦都有正式工作。二姐家每個月的收入都能上萬。但她因為工作,還是經常勞累得腰疼,我還勸她說要那么多錢干啥。”張某某嘆了一口氣說,“給你說估計你都不信,我曾因經濟困難向二姐借錢卻遭拒絕。因此,我們姐弟倆有3年時間都不說話。”
張某某扔掉煙頭,又點燃一根香煙說:“雖然現在有走動,但我逢年過節去二姐家,基本上是放下東西就走。” (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