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天氣燥熱,胡蜂活動頻繁,極易發生蜇人事件。記者今天(9月24日)從安康市中心醫院了解到,近期安康的一些山區發生了多起胡蜂蜇人事件,患者就診時傷情普遍較為嚴重。截止9月23日,僅腎病內科一個科室最近3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收治了被胡蜂蜇傷的病人49名,其中17人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胡蜂肆虐,一傷者被蟄八十多下
在安康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記者見到了正在進行透析治療的傷者喻師傅,十幾天前,正在地里收玉米的喻師傅遭到一群胡蜂的圍攻,全身留下了八十多處傷口。
“我正在收苞谷,突然一群胡蜂飛過來了,我就趕緊跑。胡蜂一直追著我,怎么趕都趕不走,圍著我的頭嗡嗡地飛。當時我腦子里一片空白,只知道自己被蜇了好多下,頭疼的厲害。”受傷的喻師傅被同伴立即送到了鎮上的醫院,隨后又轉到了安康市中心醫院,一入院就開始進行透析治療,目前還處于危險期。
喻師傅說,當時在地里的一共有三個人,但他的兩個同伴只被蟄了一兩下,傷勢較輕。“我當天穿的衣服顏色比較鮮艷,他們兩個都穿著黑色的衣服,不知道為什么胡蜂就沖我一個人來了,我心里害怕所以拔腿就跑,結果胡蜂追得更緊了。”
另一位已經入院22天的傷者郝先生也表示,遇到胡蜂襲擊時,“你越是跑它們越是要追。”郝先生說,他在馬路邊等人的時候面前飛來兩只胡蜂,他揮了幾下手想把它們趕走,結果身后隨即飛來了更多的胡蜂。“我趕緊用雨衣遮住頭,但它們一直圍著我,我騎上摩托車想跑遠點,沒想到胡蜂一直在身后追。”
郝先生被蟄傷后頭痛欲裂,隨即被路人送往縣醫院治療,“到醫院后的第一次小便尿液都是黑色的。”由于縣醫院治療條件有限,郝先生隨后又被轉入安康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已進入了多尿期,病情較為穩定。
安康頻現胡蜂傷人,遇蜂來襲切勿撲打
胡蜂又稱馬蜂、黃蜂,由于蜂巢呈葫蘆狀,也被當地人叫做葫蘆蜂。胡蜂在安康山區十分常見,每年秋季是胡蜂傷人的高發期,據不完全統計,從2002年至今已至少造成幾十人死亡。
安康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主任醫師米琳告訴記者,由于胡蜂在陜南山區較為常見,因此每年秋季都會有被胡蜂蟄傷的患者來醫院就診,“最近五天我們就收治了19名被胡蜂蟄傷的患者,其中7人由于傷勢過重已經死亡。”
“被胡蜂蜇傷后,通常會導致胸悶、心慌并患上中毒性肝炎,嚴重的會引發腎臟、肝臟、心臟的損害,患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病癥。”米琳說,目前全世界都沒有研制出針對胡蜂蟄傷的特效藥,只能靠透析進行治療,“如果傷者是急性腎功能衰竭,一般經過透析大部分都可以痊愈。但也有個別患者由急性轉為了慢性,有的患者甚至還沒有開始治療,剛送到醫院就已經死亡了。胡蜂的毒性還是相當大的。”
由于胡蜂多活動于山區,米琳建議在山區進行戶外工作時應該戴帽子,不要穿顏色鮮艷的衣服,不要涂抹化妝品和香水,若遇蜂巢應繞行避開,不要靠近。“零星胡蜂在身邊飛舞時,千萬不要拍打,不要奔跑活動,要立即找到遮擋物遮住頭部,原地蹲下等待胡蜂飛走。”
米琳說,若被胡蜂蟄傷,傷者應該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如果傷者的尿液呈醬油色,就要趕緊送到具備透析條件的醫院進行透析治療,目前整個安康只有三家市級醫院能給病人做透析。”米琳表示,針對安康多發胡蜂傷人事件,每年秋季中心醫院都會成立蜂蜇救治小組,確保傷者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治療。“我們目前還在申報陜西省秦巴山區胡蜂蟄傷救治的科研項目,這應該是陜南第一個專門針對蜂蜇進行研究的醫學項目。”(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