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放假前,一些大學生歸心似箭。為了提前回家,部分學生竟想到花錢請人代替自己上課。一些代課廣告因此火了起來,其聲稱可提供代課點名業務,為學生提前離校提供“方便”。昨日記者暗訪部分高校發現,這些提供代課服務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學生。
放假前兩天價格翻兩倍
“代課小廣告塞到寢室門下,仔細一看,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現在居然出現了代課團。”前日,網友“玄武走天下”在微博中發了一張特殊的廣告單,并向本報記者爆料,質疑這一行為。
記者注意到,在這張名為“華夏代課團”的廣告單上,注明只需提供學生班級、姓名和上課時間地點等信息,就可獲取代課服務,并留下了電話和QQ等聯系方式。
昨日,記者通過廣告單上的電話,聯系到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一位姓李的負責人,他表示自己是該校學生,只要顧客提供相應的信息,并通過支付寶付款,他就會安排人完成上課、點名、簽到等事宜,收費1小時10元,半天35元。
該同學告訴記者,節前一兩天是代課高峰期。平時一節課只收10元錢,放假前后的幾天最高可以收到1節課30元錢。
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節課30元算,一天上4節課,每天就可以收取120元代課費,四天共計480元代課費。
大學生可微信預約代課人
據了解,在大學中,因學生課堂出勤率影響期末學科成績,一些選修課的出勤率甚至占總成績的一半以上,加上高校對曠課學生也有一定的處罰,于是有些想趕在十一前外出的學生,便打起了找人代課的心思。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一現象并非只在個別高校存在。昨日,記者通過微博、人人網等搜索“替課”、“代課”等關鍵詞,相關信息多達數十萬條。而記者看到,個別代課廣告單上甚至還印有二維碼,記者用智能手機打開微信一掃,很快就與上面的負責人取得聯系。
比如在南湖一所高校某寢室,記者約見到了一名代課者——大二女生朱同學。她表示,很多同學為了趕火車,準備提前離�;丶�,但是還有最后幾節課,“我想我們可以幫助她一下”。朱同學還表示,代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同學及時回家,課上她會認真做好筆記,課后記下老師布置的作業。
觀點師生雙方都應進行反思
對此假前代課現象,專家和一線老師看法不一。
華師社會學教授梅志罡態度鮮明地批判了這種現象,“課可以代上,知識能代學嗎?”他將“代課”定性為一種不誠信的行為。
而華農《宣傳與實務》老師陳治國則表示,學生愿意花錢請人“代課”,這從側面說明這個老師的課沒有吸引力,“但作為老師也應自身反省一下,自己的課堂是否不夠精彩?”陳治國認為,只靠課堂點名來遏制學生逃課,效果十分有限,教師也應注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
對于尋求代課的做法,一些學生則認為,與其冒險花錢請人代課,不如誠實請假。(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