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以航天點亮夢想”——寫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題:“以航天點亮夢想”——寫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胡喆、宋晨、陳凱姿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飛躍,不斷刷新著中國航天的新高度。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航天的藍圖已繪,風正帆滿,再次踏上新征程。

        2022年“中國航天日”主題宣傳片預告片。(國家航天局提供)

        逐夢太空不斷取得新進展

        “祝融”探火,在遙遠的火星留下了屬于中國的印跡;“羲和”逐日,實現了中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天和”遨游星辰,把家園拓展至浩瀚星空;神舟十二號、十三號乘組圓滿完成飛行任務……過去一年,中國航天逐夢太空不斷取得新進展。

        在深空探測領域:探月工程“繞、落、回”圓滿收官,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壤;天問一號實現中國航天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國印跡。

        在載人航天領域:自2020年以來,我國成功實施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共6次飛行任務,圓滿完成了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任務目標。

        在農村及邊遠地區,通信衛星為1.4億多戶家庭開通直播電視,提供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農村電商等服務;在大眾出行、智慧物流、遠洋運輸、精準農業等領域,北斗系統廣泛應用,為物資運輸、人員流動提供精準定位導航;面對多樣化需求,遙感衛星影像累計分發超億景……

        “目前,我國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航天技術與服務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為支撐平安中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數字中國建設等發揮重要作用�!眹液教炀指本珠L吳艷華說。

        2022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國家航天局提供)

        太空建站、小行星探測……中國航天不斷拓展新征程

        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忙碌”。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啟動工程研制,中國航天行星際探測不斷拓展新征程。未來還將陸續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開展任務關鍵技術攻關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其中嫦娥六號計劃到月球背面采樣,并正在論證構建環月球通信導航衛星星座。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介紹,今年將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乘組也是由三名航天員組成,他們將在軌駐留6個月時間;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臻g站的三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之后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

        從無到有、自力更生,我國航天事業逐步掌握了進入太空的能力,但與世界航天強國相比,還存在差距。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認為,成為航天強國,要在“空間技術、空間科學、空間應用”三大領域同步均衡地發展。

        讓航天夢的種子進一步生根、發芽

        一曲星夢六十載,一路走來一路歌�!爸袊教烊铡敝H,一首由人工智能技術重新編曲制作的《東方紅》樂曲嶄新亮相。樂曲采用30分鐘太空音頻素材,其中包括火箭發射音、祝融號火星車太空行走音效、航天員在太空吹奏葫蘆絲、彈古箏的音效,太空特色別具一格。

        “航天技術直接帶動了材料、電子、機械、化工等多方面技術的發展�!逼莅l軔表示,航天技術早已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的改變無處不在。

        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呂波介紹,今年“中國航天日”之際,航天開放日、科普講堂、知識競賽、有關交流與研討等200余場活動陸續舉辦。相關航天展館、航天設施集中向社會公眾和大中小學生開放;一批院士專家走進校園,為青少年進行科普宣講;一批航天科普電視節目或線上科普講座陸續播出……航天夢的種子進一步生根、發芽。

        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往事,記載著航天精神的傳承。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編印出版專著,記錄12位型號總指揮、總設計師的故事,生動詮釋了航天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品格與力量。

        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今年的“中國航天日”以“航天點亮夢想”為主題,就是要弘揚航天精神、傳播航天知識,激勵航天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接力航天強國建設的夢想之路;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樹立理想,在奔跑中成就夢想。

      • 相關閱讀
      • 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季度駁回惡意囤積商標1.22萬件

          中新網4月24日電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24日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審查程序中駁回惡意囤積商標1.22萬件,駁回惡意搶注商標1628件,依職權主動無效宣告707件�! �24日,國新辦就2021年中國知...

        時間:04-24
      • 梁萬年:堅持“動態清零”才能最大限度保證社會經濟正常發展

          權威解讀 | 梁萬年:堅持“動態清零”才能最大限度保證社會經濟正常發展  現階段我國為何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奧密克戎感染到底嚴重不嚴重?疫情防控政策何時可以放開?針對這些問題,總臺央視記者...

        時間:04-24
      • 【英雄歸來】習言道 |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航天強國,鼓勵廣大青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

        時間:04-24
      • 我國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 為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今天(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2周年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宣告我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

        時間:04-24
      • 中國航天日丨行星探測工程下一步開啟小行星探測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近日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圓滿完成后,行星探測工程下一步就將開始小行星的探測。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將走得更遠�! 液教炀�...

        時間:04-24
      • 梁萬年談“動態清零”:疫情防控關鍵是要以快制快

          原標題:以快制快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訪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當前,我國疫情仍在高位運行,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仍十分艱巨緊迫。如何看目前的防疫策略?精...

        時間:04-24
      • 傾聽航天人的奮斗強音:這十年,我與中國航天有個約定

          這十年,我與中國航天有個約定  編者按   嫦娥攬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我們為“太空出差三人組”在軌183天新紀錄歡呼;為嫦娥四號在全球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喝彩...

        時間:04-24
      • 共同守護人類生命健康

          本報記者 顏 歡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4日 第 03 版)  南海之濱,春潮拍岸�! �4月21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發表題為《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的主旨演講...

        時間:04-24
      • 國家植物園來了!在這里能做啥?

          國家植物園來了!在這里能做啥?   既是遷地保護的主要形式,也是普通人的科普游學“打卡地”  本報記者 王偉偉  《工人日報》(2022年04月24日 02版)  閱讀提示  4月18日,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

        時間:04-2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