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單元門長,我家燃氣需要充了”“樓長您好,我下單買藥了,需要您上樓取走我的醫�?ā薄刻煸缟�7點,北京市朝陽區周莊嘉園20號院的各個樓長、單元門長就開始了一天的服務保障工作。
干部下沉當樓長
閉環服務封控區居民
因本輪疫情,朝陽區周莊嘉園20號院自5月8日起實施封閉管理。當日,朝陽區十八里店鄉48名機關干部火速集結,下沉當樓長,為這里“足不出戶”的居民提供物資派送、配藥就醫、垃圾清運、水電氣充值等各類服務保障工作。
圖為社區工作者正在為居民服務 黎佳/攝
“我們會在早上8點、下午6點兩個時間段,拿著黃色醫療垃圾袋及消毒噴壺,逐層清運生活垃圾,下樓后再放進指定紙箱封存消殺”,12號樓樓長介紹說。同時,地區還協調鄉屬企業民樂建材市場人員同樓長進行夜間輪班,24小時在崗值守,方便及時處理居民夜間緊急情況。
買菜購藥掃碼購齊
轉運中心日均運送2000余件
封控期間,居民的食物供應、就醫需求備受重視。除了在網上平臺購物以外,十八里店村聯合十八里店第一社區積極協調鄰近菜商,并制作了周期菜單,“周一供應蔬菜包、精五花肉、水果包,周二供應姜蒜包、面粉等等”,居民可按需選擇。
為方便收集采購信息,工作人員還利用“問卷星”小程序制成問需二維碼發至各樓門群,群內居民有需求便可通過掃碼填寫選購,“每晚8點后臺導出臺賬,把下單情況報給菜商,這兩天平均每日有100多單,第二天上午就能送到”。除了生活物資,居民有用藥需求也能通過二維碼下單。對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社區工作人員還通過《致居民的一封信》公布了采買專線電話,全力保障封控期間居民生活物資供應。
此外,物資運送也是保供鏈上的關鍵環節。為提高運送效率,小區入口一處3000多平方米的閑置門店被改造成了生活物資轉運中心。居民從網上購買的生活物資經快遞小哥送至轉運中心后,轉運隊員按照樓號進行分揀裝箱并標示好電話地址,再由轉運車輛送至各單元樓,隨后由單元門長、安保人員將物資送至居民家門口。據介紹,轉運中心配備了6輛轉運車,22名轉運隊員,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日運送物資達2000余件。
連續多日開展上門核酸
以快制快應篩盡篩
此次疫情爆發以來,十八里店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0余位醫護人員全體奔赴一線,擔負起核酸檢測、上門就診等任務。由于封控期間居民不能出戶,核酸檢測工作均以“上門核酸”的形式進行。
一連數日,這支由地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機關年輕干部各20人組成的“上門核酸小分隊”,每日對全院35個單元樓逐層進行上門核酸,這些居民樓高的有28層,低的也有13層,“任務量大,為節省時間也等不及按電梯,我們都是一層一層爬樓”。在采樣、登記的同時,醫護人員和鄉機關干部還化身“信息員”“宣講員”,為居民解讀政策,安撫居民情緒。
嚴格的防控政策,是朝陽區根據當前疫情防控需要所做出的必要安排;周到的服務保障,是十八里店鄉以人民為中心所做出的莊重承諾。讓我們再堅持、再堅持,定能打贏這場戰“疫”。(田媛 劉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