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匯聚統戰磅礴力量 共建首善之區

        本版圖文均由北京市委統戰部提供

      2021年9月17日,2021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聯歡晚會在北京廣播電視臺大劇院舉行。

        充分發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作用

        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

        首都統一戰線資源豐富,具有領域全、體量大、層次高、示范性強的特點,統籌調度好這些資源力量,做好首都統戰工作,意義十分重大。長期以來,中共北京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發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的重要作用。

        強化首都意識,高規格構建領導體系。落實“看北京首先從政治看”的要求,第一時間成立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各區、鄉鎮(街道)成立由黨(工)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實現三級體系全覆蓋。規范議事規則。搭建“全專結合”的雙層議事架構,全體會議主要研究解決事關統一戰線全局性工作,專題會議側重部署推動統一戰線具體領域的專項工作。完善運行機制。在領導小組框架下,設立民族宗教、新的社會階層、民營經濟、港澳、海外統戰和僑務等領域工作聯席會議,有效形成“領導小組議大事、各領域工作機制抓日�!钡母窬�。

        牢記首都使命,高標準推動落地見效。充分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揮棒”作用,以首善標準將黨中央關于統戰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完善政策法規。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若干措施,出臺統戰各領域重要政策文件83個,構建起一套符合首都定位、北京特色和首善標準的統戰制度和法規政策體系。強化督促檢查。每年督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區委領導小組年度履職情況,并開展學習宣傳貫徹《條例》、宗教工作等專題督查。加強工作指導。制定《新時代首都基層統戰工作指導手冊》,指導基層領導小組規范化運行,探索建立各區各單位亮點工作和突出問題“正負”臺賬,統籌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踐行首都職責,高質量服務中心大局。充分發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整合調度各方面資源力量,凝心聚力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力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2020年以來,組織統戰干部、統戰成員下沉基層6萬余人次,1800多名醫衛界黨外人士直接參與醫療救治,特別是在防疫物資緊缺之際,統戰成員全球籌措資源,20天內募集資金30余億元、口罩1300萬只。依托領導小組平臺優勢,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慶�;顒酉嚓P人員組織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服務保障任務。發揮領導小組資源優勢,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持續打造民主黨派“8+1”行動,在全市低收入村建立“北京科技小院”,助力平谷鄉村振興行動扎實推進,“同心衛生室”等品牌協同發力,推動受援地民生持續改善。

        “文化中國·水立方杯”

        打造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音樂文化盛典

        “水立方杯”

        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備期間,來自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共同捐建了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2011年,為了延續海外僑胞的桑梓深情,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助力中外民間友好交往,“文化中國·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應運而生,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以歌傳情、以歌會友、以僑為橋”的舞臺。

        以歌傳情,培育“三支隊伍”。打造配合默契、協調順暢的國內工作團隊。統戰、宣傳等部門牽頭策劃、統籌指導,外事、文旅、廣電等部門大力支持,北京廣播電視臺等專業機構組織運作,北京國資公司等企業和各大媒體協同參與,歷練出一批對大賽充滿感情、熟悉海外僑情的工作者隊伍。培育可靠、可用的僑界文化戰線“鐵軍”。通過廣泛動員、駐外使領館和涉僑單位推薦等,累計有近1000家僑團、華文媒體、華文學校以及中資機構以不同方式支持參與大賽舉辦,成為海外僑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培育致力于跨文化傳播的民間交流使者。依托各海外承辦機構,與一批從“水立方杯”成長起來的華裔優秀選手保持聯系,積極協調推薦其參加國內外文化活動,涌現了黃一、李佩玲、馬伯騫、李紫婷等一批小有名氣的華裔新生代音樂人。

        以歌會友,發揮獨特作用。在北京冬奧會申辦、籌辦的關鍵時期,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動舉辦期間,將思想引領融入歌曲傳唱,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僑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北京友好城市、冬奧冰雪運動發達地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布點,開展“魅力北京”系列宣傳、冬奧歌曲傳唱等活動,為傳遞北京聲音、講述中國故事發揮獨特作用。發揮和諧僑社作用,促進海外僑胞在每年一度的“水立方杯”大聯歡中增進友誼。

        以僑為橋,促進民間友好交往。大賽由最初單純面向華裔青少年,到逐漸面向純外籍人士開放,積極促進國家間、族群間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各國政界人士、社會賢達參加大賽相關活動。以內容為橋助力民間外宣。統籌大賽舉辦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引導海外賽區通過YouTube(油管)、Twitter(推特)等境外主流社交媒體對比賽晚會、云游北京等內容進行本土化傳播。

        “水立方杯”用音樂架起了跨越時空的橋梁,創造了全球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的音樂文化盛典。如今,大賽已連續舉辦11屆,從最初的僅有10個國家15個賽區拓展至覆蓋30余個國家50個賽區,參賽選手累計超過3萬名,成為一個“國家覆蓋廣、賽事內容豐富、參與人群多元、民間色彩濃厚”的國家級僑務文化品牌。

        “北京科技小院”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幫扶隊

        “北京科技小院”

        近年來,首都統一戰線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大局,整合中央及市屬農業高校、科研院所、民主黨派及有關委辦局的資源和力量,在北京低收入村和對口支援地區建立“科技小院”精準幫扶新模式。

        牽住科技幫扶“牛鼻子”。搭建“科技小院”幫扶平臺。高校師生、科技人員駐扎小院,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田間地頭解難題,手把手、面對面提供技術服務,暢通了農民與科技人員溝通交流的渠道。聚焦難題重點攻關。將高校實驗室搬到了農民家門口,科研成果直接服務農戶增收,有效打通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強化農業技術后備人才培養,組織農民進校園、進課堂,引導師生下基層、下農戶,讓科技的“種子”在農村生根發芽,激發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打造精準幫扶“集團軍”。整合中國農業大學、市屬涉農院校的專家資源和優勢學科,由“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張福鎖院士的科研團隊領銜,各學科專家領跑,聯合有關院校的專家工作站、試驗站、老教授協會等機構,為精準幫扶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設立“北京科技小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專項,組建跨學科交叉創新和人才培養平臺,每年招收20名優秀的博士、碩士加入“科技小院”駐村工作隊,為幫扶工作提供源頭活水和人才保障。

        激發精準幫扶“新動能”。形成《“北京科技小院”運行管理工作辦法》,建立各區點單、統戰部派單、有關院校接單的推廣模式,將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化成為制度機制,同步復制推廣。推動科技人才培養、黨外人士履職與統戰干部實踐鍛煉有機結合,促使“科技掛職”項目、第一書記駐村與“科技小院”建設相互貫通,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幫扶工作隊”。發揮專項民主監督職能,民主黨派“蹲點式”監督,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持續鞏固深化幫扶工作成果。

        截至目前,61家“科技小院”已經輻射帶動了周邊303個村,解決了2000多人就業,培訓農民2萬余人次,推廣各類新品種220余種,推廣新技術130余項,示范推廣種植面積4萬余畝,形成了以點帶面、連點成線的大扶貧格局,在幫扶京郊農村脫低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一支帶不走的幫扶工作隊。

        民主黨派“8+1”行動

        擦亮多黨合作金字招牌

        “8+1”行動

        2013年,在市委領導下,北京市啟動各民主黨派重點支持門頭溝區發展的“8+1”行動,即組織8個民主黨派集中優勢資源,支持首都生態涵養區門頭溝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在中共北京市委支持和引導下,各民主黨派發揮獨特的政治優勢,共搭一個臺,共唱一臺戲,現已成為首都多黨合作的一塊金字招牌。

        因地制宜、謀劃重點,精準對接。以“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為主線,結合各民主黨派自身優勢特色,確定了低收入精準幫扶、助力產業發展、優化教育品質、提升醫療水平、豐富地區文化生活等“8+1”行動的主攻方向。采取區里發布、黨派承接的方式對接項目,提高幫扶工作的精準度和靶向性。在助力脫貧攻堅、打造“綠水青山門頭溝”、打造“門頭溝小院+”精品民宿、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門頭溝“6+1”文化體系建設等8個方面對接形成近百個合作項目。

        搭建平臺、扎實履職,強化自身建設�!�8+1”行動既是各民主黨派大展宏圖的重要舞臺,也是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平臺。一方面,各民主黨派從改善地區民生著力,深入挖掘自身資源,培育了“名醫工作室” “助夢起航” “東胡林人”“名譽戶主”等一批群眾反響強烈、效果突出的項目;另一方面,“8+1”行動成為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實踐鍛煉、提升能力的社會平臺,各民主黨派后備干部、骨干力量在參與“8+1”行動中得到鍛煉,增長才干。

        2013年至今,“8+1”行動已經實施三輪,持續運行9年,落地項目近百個,惠及群眾數十萬。借民主黨派的智力優勢,撬動生態涵養區的資源優勢,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蹚出了一條生態富農、科技助農、產業興農的鄉村振興新路。

        知聯會“五薈”平臺

        闖出社團發展新路子

        “五薈”平臺

        北京市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會(以下簡稱知聯會)探索打造“五薈”模式,從黨外知識分子的特點和需求出發,緊緊圍繞知聯會的定位和使命,闖出一條加強自身建設、激發內生活力、提升履職水平、擴大工作影響的社團創新發展路子。

        打造“知政薈”平臺,廣聚政治共識。經�;�、制度化向黨外知識分子傳遞黨的聲音,建立“第一時間”傳達中央市委精神制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傳達會議精神、分享參政議政感悟機制、知聯會會長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征集議題、聽取意見、交流思想機制等,充分發揮知聯會“擴音器”作用,幫助廣大黨外知識分子準確了解相關政策、領會相關精神,廣泛凝聚政治共識,拓寬參政議政渠道。

        打造“知書薈”平臺,強化自我教育。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讀書會為先導,建立“遇見綠色經濟”等10個不同主題讀書會,形成互為影響、互相促進的讀書會體系。打造系列開放學習平臺,鼓勵黨外知識分子既做主講人、又當好聽眾,把統戰工作對象變成統戰工作力量。

        打造“知智薈”平臺,助力改革發展。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智力優勢,引導圍繞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和首都建設出實招、獻良策,為市委領導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創建京津冀協同調研模式,邀請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津冀兩地知聯會,瞄準新能源汽車研發的瓶頸問題,開展“四方三地”立體化調研。深化服務首都中心工作機制,圍繞“老城改造”“城市副中心建設”等市委市政府重大課題,開展專題調研。探索服務區域發展長效機制,聚焦16個區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動員知聯會21個專委會結合自身優勢與相關區密切對接開展聯合調研,形成“一區一品”模式。

        打造“知文薈”平臺,引領核心價值。用優秀文化浸潤人心,堅定知聯會成員文化自信,創辦了“知心書畫社”等文藝組織和“文藝采風”“專題沙龍”等活動品牌,凝聚起一群德藝雙馨的黨外藝術家。

        打造“知友薈”,深化聯誼交友。發揮知聯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通過組織內部讀書交流、考察調研、藝術鑒賞等活動、與領導干部結對子談心交流、聯合其他統戰社團共同開展活動等形式,促進成員之間、成員和領導干部之間、知聯會和其他組織之間交朋友、密聯系。

      • 相關閱讀
      • 新華全媒+丨社區如何提升防控能力?“無疫小區”如何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家進行解答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宋晨)近日,我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繼續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傳播尚未完全阻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社區如何提升防控能力?“無疫小區”如何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時間:05-18
      • 楊潔篪應約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通電話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2022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通電話�! 顫嶓硎�,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就中美關系達成重要共識,雙方...

        時間:05-18
      • 李克強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強調 加快和加力實施宏觀政策 著力穩市場主體以穩增長保就業保

          新華社昆明5月18日電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云南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進一步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中、西部和東北地區12個省政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其中10個省經濟總量...

        時間:05-18
      • 楊潔篪應約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通電話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18日應約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通電話�! 顫嶓硎�,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就中美關系達成重要共識,雙方要切實落...

        時間:05-18
      • 以“評”舉旗,“好評中國”向世界評介真實的中國

          與時代共進,與家國同行。近日,以“新時代 新征程 新青年 ”為主題的2022“好評中國 ”網絡評論大賽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征集參賽作品�!昂迷u中國” 以賽為媒,以評聚力,為時代謳歌,為人民鼓呼,旨在推進網絡評...

        時間:05-18
      • 以網評好聲音凝聚奮進力量

          近日,2022“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正式啟動,為全國廣大網絡評論作者特別是青年作者提供一個展示自我、譜寫新篇的宏闊舞臺,這必將掀起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謳歌新時代的熱潮,也必將生動展示祖國大地奔騰...

        時間:05-18
      • 執筆前行,繪就新時代壯美畫卷

          2022“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近日在湖南長沙啟動,旨在進一步推動網絡評論高質量發展,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網絡正能量,引領廣大網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更加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為迎接黨的二十大...

        時間:05-18
      • “好評中國”系列評論四:以愛國為核,詮釋奮進中國

          近日,2022“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在湖南長沙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征集參賽作品。此次網絡評論大賽以“新時代 新征程 新青年”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推動網絡評論高質量發展,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網絡正能量,...

        時間:05-18
      • 【大國基理】如何持續提升國家創新能力

          作者: 杜傳忠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導  要充分體現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順利實現科技強國建設目標,必須不斷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

        時間:05-18
      • “東西問智庫·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專題研討會”將在北京舉行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與西方人權觀的差異在哪兒?如何增進中西方人權觀的溝通與交流?”圍繞相關話題,中國新聞社將于19日在北京舉辦“東西問智庫·中國人權發展道路專題研討會”�! 〈舜窝�...

        時間:05-1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