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24日發布關于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保障深化新三板改革和北交所的設立運行,保護中小企業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根據意見,對于以北京證券交易所為被告或者第三人的與證券交易場所管理職能相關的第一審證券民商事和行政案件,由北京金融法院管轄。對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所涉證券發行糾紛、證券承銷合同糾紛、證券上市保薦合同糾紛、證券上市合同糾紛、證券交易合同糾紛和證券欺詐責任糾紛等第一審金融民商事案件,由北京金融法院試點集中管轄。
意見明確提出以優質司法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要求依法支持證券中介機構服務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按照“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對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予以區別對待,秉持資本市場“三公”原則依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交易成本,優化審判執行程序降低創新型中小企業訴訟成本。
意見強調,嚴厲打擊涉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違法犯罪行為。對于發行人與證券中介機構合謀串通在證券發行文件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以及發行審核、注冊工作人員以權謀私、收受賄賂或者接受利益輸送的,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嚴懲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操縱證券市場,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犯罪,依法加大財產刑處罰力度,嚴格控制緩刑適用。
意見同時強調,切實防止上市公司、掛牌公司通過破產程序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在審理破產重整案件時,對于掛牌公司在破產重整過程中涉及資產交易并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的,應加強與證券監管部門和證券交易場所的溝通協作,督促公司及相關主體依法履行相應程序,在司法程序中關注注入資產的合規情況等,依法懲處規避證券監管、損害公司和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