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清明幾重意

      “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又到一年清明時。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的清明,是美好的自然時間,此時惠風和暢、春和景明,處處有新綠。

      同時,清明時節也是一段屬于中國人的最獨特的人文時間。這一傳統節日,又承載了放風箏、踏青插柳、祭祖掃墓等眾多習俗,體現著中華民族歷來講求的天地人和諧共生之道。

      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打開清明時節,更好地理解清明文化的意蘊呢?

      一、在順天應時中領略節氣文化

      農諺中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栽樹莫要過清明,種上棒槌也發青”之說,雖寥寥幾字,卻道出順天應時、適時耕作的道理。清明時節,氣溫和雨量更加適宜采桑養蠶、植樹播種等。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清明作為安排農事活動的重要時節,孕育豐收的希望。

      清明還蘊含著豐富的節氣習俗。比如“清明吃了青,走路一身輕”,制作清明團、清明馃是清明獨特的時令飲食習俗;“老少踏青,耳聰目明”,踏青讓我們親近自然,領略和享受無限春光,愉悅身心;“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插柳戴柳的習俗,表達著“留春”、永葆青春的美好愿望。

      在融匯了上巳節、寒食節等習俗的清明節氣習俗中,我們真切感受到,清明節氣中蘊含著人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

      江南地區傳統習俗——清明時節吃青團 圖源:新華社

      二、在慎終追遠中傳承祭祀傳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中華文化非常注重涵養“報本反始”的感恩之心。通過祭祀禮儀對已亡故的親人表達追思,傳遞著中國人的孝道文化和樸素真摯的情感。

      《論語》對“孝”是這樣解釋的:“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辈灰蛴H人去世而忘記他們,而是永遠銘記他們的恩養和功德,這也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核心所在。

      清明祭祖掃墓,長輩帶著孩子來到墓園,除去雜草、擦拭墓碑、敬獻祭品、鞠躬叩頭,以此表達緬懷之情、追思之意,孩子則在參與和觀禮的過程中,在肅穆的時空場域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

      清明也是游子返鄉、家族團聚的時刻。因緬懷共同的先輩,子孫后代紛紛在這一時節回到家鄉,通過共同回憶先輩立下的家風家訓,增強血脈認同和情感聯系�?梢哉f,清明節的祭祀傳統,不僅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一個“連根養根”的過程。

      三、在緬懷英烈中涵養家國情懷

      青山埋忠骨,清明祭英烈。清明節,人們除了感念祖先,也會在這個肅穆莊嚴的日子里緬懷先烈。

      《禮記·祭法第二十三》說:“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對那些定國安邦、為保衛民眾利益而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的人,我們都要致以崇高敬意。

      “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每當讀到革命先烈裘古懷的這句遺言,都讓人心生感動。英雄烈士為民族大義和正義事業而獻身,挺起了民族的精神“脊梁”。銘記英烈是我們的責任,崇尚人民英雄是我們的光榮。

      清明時節,我們走進烈士陵園,獻花行禮、默哀悼念,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涵養家國情懷。人民英雄何以永垂不朽?他們的不朽,也體現在后人的緬懷、追思和感悟之中。

      3月26日,清明節前,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單日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 圖源:“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微信公眾號

      四、在綠色低碳中樹立文明新風

      燒紙錢是傳統清明祭祀的一個儀節。每到清明時節,很多人會準備祭祀祖先的物品,比如冥幣紙錢,用于上墳祭奠焚燒之用。但出于文明祭祀、環境保護等考慮,不久前,某地關于禁止制造、銷售冥幣紙錢的通告,引發網友熱議。傳承千年的清明祭掃習俗,如何契合現代社會的生活理念?

      一直以來,一些地區都把清明祭掃稱為“上墳燒紙”。但隨著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大眾的觀念在慢慢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燒紙錢冥幣或塑料祭品,不僅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且存在安全隱患,尤其容易引發火災。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因祭祀引發火災的違法案例,此前還曾有火災導致救火人員犧牲,對環境和社會都造成了危害。

      作為表達哀思和生命感通的禮儀活動,祭祀應當在尊重群眾情感的基礎上,更加契合社會環境的變化。既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一禁了之”,應從本質上理解相關習俗的文化和心理根源,從而找到恰當的移風易俗之道,在守護公序良俗的基礎上傳承習俗、表達情感。

      近期,民政部、國家林草局發布了《關于做好2024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廣敬獻鮮花、綠化植樹、集體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如今,一些地方主動創設低碳祭掃方式,如“無煙陵園”“時光信箱”“絲帶寄哀思”“云祭掃”等活動,這些都是對踐行更加文明的清明祭掃方式的有益探索。

      保持表達追思和緬懷的內核不變,文明祭掃、安全祭祀、低碳祭祀,應該成為清明的正確打開方式。

      五、在悲欣交融中感悟生命意義

      清明踏青郊游,給人們帶來春天新生命誕生的欣喜,而祭掃和緬懷則帶有懷舊悼亡的哀愁,可以說,清明是一個歡樂與哀思并存的時節。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生命。因此,清明節還給了人們一個思考生命價值的契機,可以喚醒人們積極向上的生命意識。

      清明時節踏青賞春,映入眼簾的有桃花盛開的紅、楊柳絲絲的綠、油菜花搖曳的黃,這些都帶來萬物生生不息的療愈之感。人們徜徉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之中,感悟“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意,盡享生命之美,從而更加珍惜時光、不負韶華。

      與此同時,我們在追思祖先親人的恩澤和圣賢英烈的功德時,也是在學習他們的擔當精神,這種精神在傳承中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從而讓我們更加從容地面對成敗、得失,乃至生死。

      因此,也可以說,清明節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假日,它承載著中國人關于生命價值的思考,是中國人特有的“生命教育體驗日”。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布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贊數最高者,將獲贈《話由心生》一套。這個清明節,您怎么度過?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 相關閱讀
      • 拍一張“世紀同框照”,這個假期踏青出游有了新花樣!

        清明假期,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節。在上海蘇州河沿岸的公共濱江空間喝杯咖啡,品味閱讀空間,或坐上游覽船,成為游客踏青游玩的新選擇。新老融合世紀同框 時空穿越打卡歷史總臺記者 俞翔: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上海蘇...

        時間:04-04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一江碧水兩岸新——長三角共建長江水系“生態廊道”

        綠水青山共為鄰,綠色是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近年來,山水相連、河湖相通、生態相依的長三角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強化長江水系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和...

        時間:04-04
      • 臺灣寫真:“死而復生”的太魯閣山間隧道救援

          中新社花蓮4月4日電 題:“死而復生”的太魯閣山間隧道救援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4日下午,因強震受困于花蓮太魯閣臺8線中橫公路隧道的30多位知名酒店員工,陸續獲救�! ≈行律缬浾弋斕熠s赴位于太魯閣公園...

        時間:04-04
      • 中新時評:馬英九率臺青參祭黃帝固本榮枝

          中新社北京4月4日電 題:馬英九率臺青參祭黃帝固本榮枝  中新社記者 文龍杰  時隔一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再度率領臺灣青年前來大陸尋根、交流,4日在陜西黃陵縣參加了“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

        時間:04-04
      • 臺灣花蓮地震遇難者升至10人

          中新網花蓮4月4日電 (記者 楊程晨)臺當局消防署特種搜救隊隊長陳義豐4日傍晚在花蓮太魯閣區域向媒體表示,花蓮地震第二天的搜救工作告一段落。太魯閣區域共救出約150名受困人員,此前失聯的小錐麓步道65歲連姓男...

        時間:04-04
      • 山西首個“全國臺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揭牌成立

          中新網太原4月4日電 (劉小紅)山西省首個“全國臺聯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地”揭牌儀式3日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舉行。該基地將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山西首個“全...

        時間:04-04
      • 《弘揚科學家精神》在京首發 著名科學家“親筆”記“親歷”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應妮)《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著名科學家的實踐與思考》日前在京首發。該書由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組織編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為特約媒體支持單位�! �...

        時間:04-04
      • 探訪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揭開“人造太陽”神秘面紗

          中新網成都4月4日電 (記者 劉文文)“人造太陽”是什么?為什么要建造“人造太陽”?近日,記者來到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簡稱“西物院”),與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面對面”,探秘大國重器的“前...

        時間:04-04
      •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側記:橋山之上臺灣情 慎終追遠拜先祖

          中新網陜西黃陵4月4日電 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側記:橋山之上臺灣情 慎終追遠拜先祖  作者 張一辰 李一璠  “這是我第五次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典禮,能在此間表達對先祖的崇敬與追思,作為炎黃子孫,由衷感...

        時間:04-0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