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 中國高質量發展“枝繁葉茂”成果豐碩

      央視網消息:4月20日,《新聞聯播》報道了中國交通、農業、展會、財政、郵政、科技、能源等多領域取得的新進展新突破,結合品種培育、郵輪批量化建造等方面傳來的好消息,諸多積極因素為中國經濟發展蓄勢聚能,有利推動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一季度多項交通運輸指標創新高

      今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生產開局良好,多項運輸指標創新高。

      一季度,我國民航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49.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5.6%。

      客運方面,一季度共完成旅客運輸量接近1.8億人次,同比增長37.7%,為歷年一季度客運量最高值。其中,國際航線完成1412萬人次,規�;謴椭�2019年同期的78%。

      貨運方面,全行業一季度共完成貨郵運輸量200.7萬噸,同比增長34.4%,創歷史同期新高。

      一季度,鐵路運力供給有效保障。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0486列,同比增長15.5%;共發送旅客10.14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114.7萬人次,同比增長28.5%。多項客運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客運服務提質升級。12306售票系統升級擴容,優化候補購票功能,單日售票量最高達2091.6萬張,瀏覽量最高達898.3億次。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多舉措推進糧食穩產增產

      各地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推進穩產增產,夯實全年豐收基礎。 

      糧食生產,耕地是根本。在陜西定邊,眼下當地正抓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原本干旱缺水的農田成為“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的良田,目前,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43萬畝。

      在江西蓮花,小型插秧機正在梯田里來回穿梭。位于羅霄山脈的蓮花縣,三分之一的農田屬于落差較大的山坡梯田。近年來,當地對這些梯田進行大力整合,修建機耕道,推進小型農機上山,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今年全縣早稻栽種面積比去年增長了11%。

      穩產增產,科技是關鍵。在四川崇州,育秧中心全程采用機械化、智能化流水線培育方式,只需3天左右時間,秧苗便可破土而出。在湖北浠水,智能無人駕駛插秧機每天工作時間可達16個小時,今年,當地投入1.4萬臺(套)各類農業機械用于春耕生產。

      當前,各地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在山東寧津,5G智慧農業平臺讓種植戶可實時掌握墑情、蟲情、災情等數據,并為小麥生長提供科學的灌溉、施肥、施藥策略。在安徽天長,全天候智能無人化巡田應用系統讓農戶可以實時查看小麥的生長狀態。在河南民權,農機員手持遙控器操控著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依托北斗導航精準定位,飛防作業誤差可控制在厘米級。

      我國短生育期油菜培育取得突破:南方地區可實現雙季稻+油菜生產方式

      近日,經中國作物學會油料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田間評價,我國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種“中油早1號”創造了“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油菜百畝機收實產新紀錄。

      “稻稻油”是指早稻、晚稻、油菜一年內三岔輪作模式,是我國在南方地區提高糧食油料作物產量的重要舉措。而南方地區利用冬閑田種油菜,必須把生育期壓縮到180天左右,才能不耽誤來年種早稻。

      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堂境村,100畝“稻稻油”連片種植的油菜新早熟品種“中油早1號”,機收畝產達166.05公斤,畝產油量約73.33公斤,生育期約170天,為利用南方冬閑田擴大油菜面積、保障食用油供給安全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杜德志稱:“這個品種的培育成功解決了早熟與高產、早熟與抗倒抗病的矛盾。過去我們有些品種雖然早熟,但是要么產量不高,要么不抗病不抗倒。這個品種把這幾個問題都解決了�!�

      今年,“中油早1號”在江西、湖南、廣西、湖北、浙江等油菜主產省份示范面積達5000畝以上,各示范點均實現了“稻稻油”模式輪作岔口的從容交接,且越往南方生育期越短,在廣西北海生育期僅約130天。

      老展會煥發新活力

      在4月19日結束的第135屆廣交會第一期展會上,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相關參展企業將近3600家,智能產品超9萬件。大量的新產品和新技術讓有著67年歷史的廣交會煥發出新活力。

      在現場,記者遇到了一個德國采購團。它由20多名頭部企業的負責人組成,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來中國。剛進會場沒多久,采購團成員托馬斯就被中國參展企業的焊接新技術吸引住了。

      不只是第一次來中國的托馬斯找到了令他驚嘆的技術,生產工業機器人的比約恩已經在中國投資了1000多萬美元,主要集中在高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領域。

      創新,這是各個采購團反復對記者提到的詞。吸引他們的不僅是創新帶來的新技術,更是因為廣交會上匯聚了各行各業最前沿的趨勢。這次廣交會,突出展示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最新成果。智慧生活、“新三樣”等高技術含量企業數量增長24.4%。智能仿生手、可變形電視、清潔機器人等高端、智能、綠色產品受到全球客商青睞。來自英國的采購團在廣交會上就達成了近5000萬美元的意向合作。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技術為中國制造迎來新訂單、新生意,也讓全球客商共享發展新機遇。

      中國郵輪開啟批量化建造時代

      4月20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造船2號船塢完成下塢,開始搭載總裝。這也意味著郵輪建造進入加速期,船體將快速成型。

      在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造船的2號船塢,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已經進入船塢,完成了下塢儀式。進入船塢后,船體分段將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拼接在一起,郵輪建造全面提速。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總經理助理、大型郵輪項目建造總監陳劍威稱:“下塢是船舶建造過程當中一個標志性的節點,船舶下塢之后就代表著這個船后續要連續地搭載施工了,節奏會非�?�。首制船交船之后,二號船這次下塢也標志著我國船舶郵輪這個領域批量化設計建造能力基本形成了�!�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尺碼”更大、設備更先進,相較于首艘船總噸位增加0.64萬噸,達到14.19萬噸;總長增加17.4米,達341米;客房數量也增加了19間,達2144間,并且新增了2套脫硫系統和5套先進環保系統設備,讓整船航行更加綠色環保。

      同時,船上配置了高達16層的生活娛樂區域,設有大型演藝中心、大型餐廳、特色餐館、藝術走廊等豐富的休閑娛樂設施。并且通過優化設計布局,使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的公共區域和戶外活動休閑區域面積也增加到了25599平方米和14272平方米,也讓第二艘船更加令人期待。

      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在火熱運營,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也在前不久公布了建造節點,將于2026年年底之前命名交付,中國郵輪開啟批量化建造時代。

      目前,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全船699個結構分段已完工124個,舾裝工程也已全面啟動。根據計劃,二號船將在4月20日下塢后進入建造加速期;計劃2025年5月初實現第一次起浮,讓船漂浮在水中;2026年3月底出塢,并在同年6月開始試航;最終在2026年年底之前完成命名交付。有了第一艘的經驗,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的建造過程更加順暢。

      陳劍威介紹:“主要還是運用了一號船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包括管理的經驗、一些工具手段。我們重點優化了流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推進了總裝階段的完整性下塢,加快區域舾裝的工作。另外在建造方面,我們也開發了這種巨系統工程,包括設計、采購、物流等8個方面的數字化管控手段,這樣對于二號船大幅提高效率有很大的支撐作用�!�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4980萬元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

      記者從民政部了解到,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4980萬元,示范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支持項目重點面向條件相對薄弱、基層需求強烈的區域,聚焦“一老一小”服務、鄉村振興、援疆援藏等領域。即日起,有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申報,申報截止日期為2024年5月11日。

      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4%

      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9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0%,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9%,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6%,反映經濟延續加快回升勢頭。

      一季度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同比增長超20%

      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一季度,我國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17.3億件,同比增長22.1%。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71.1億件,同比增長25.2%。一季度,快遞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發展勢頭持續向好。

      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正式出塢

      4月20日,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正式出塢,標志著我國在冰區深�?瓶佳b備和船舶設計的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船預計2025年初交付使用,將使我國載人深潛能力拓展到全海域,也將提升我國深�?脊抛鳂I能力。

      我國載重最大貨運列車成功開行

      4月20日,總長超4公里、載重3萬噸級的貨運重載列車從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朔黃鐵路肅寧北站出發,順利到達黃驊港站。這是目前我國鐵路編組最長、載重最大的重載列車,它的成功開行,對提升我國煤炭運輸能力及探索重載技術前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實現碳-14供應全面國產化

      記者4月20日從中核集團了解到,我國首次成功利用核電站商用堆批量生產碳-14同位素,實現碳-14供應全面國產化。碳-14同位素廣泛應用于農業、醫學、生物學等領域,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檢測、農藥殘留檢測等。

      2024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2024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4月20日正式啟動,今年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促進高質量發展”。宣傳周期間將舉行2024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發布專利產業化十大典型案例、《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3)》等。

      我國內燃機行業最新技術成果發布

      4月20日,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在天津開幕。大會以“綠色 可靠 智能 高效”為主題,近40位中外院士和美國、德國、英國等2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參會。大會期間還發布了我國內燃機行業最新技術成果——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突破53%的商業化柴油機。

      上海汽車文化節拉開帷幕

      上海汽車文化節4月19日拉開帷幕,本屆汽車文化節重點圍繞汽車賽事、汽車文旅等重點內容,推出汽車露營、汽車影院等20項重點活動,上海各大商圈也將舉辦以汽車文化為主題的促消費活動。此外,在嘉定、昆山、太倉等長三角部分地區,7條汽車主題旅游線路可實行“沉浸式”汽車文旅體驗。

      • 相關閱讀
      • 專訪|“荷中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有助于推動全球合作”——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董事會主席紹克耶·海

        新華社荷蘭瓦赫寧根4月20日電 專訪|“荷中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有助于推動全球合作”——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董事會主席紹克耶·海莫法拉新華社記者王湘江 馬志異 劉宇軒“荷蘭與中國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的...

        時間:04-21
      • 文化中國行|一眼千年平江路

        周末,位于蘇州古城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一片熱鬧。許多游客直奔大儒巷38號,只為體驗桃花塢木版年畫這一非遺技藝。顏料均勻平刷在雕版上,再套印在畫稿上……熱門年畫《一團和氣》躍然紙上�!澳戤嬇渖每�,寓意也好...

        時間:04-21
      • 財經聚焦丨從廣交會看外商在華支付便利化

        新華社廣州4月20日電 題:從廣交會看外商在華支付便利化新華社記者孟盈如、丁樂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舉行。截至19日,212個國家和地區的12.5萬多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同期增長2...

        時間:04-21
      • 南方多地強降雨 各部門積極應對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連日來,南方局地雨勢強勁。從昨天(4月19日)開始,廣東大部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區達到特大暴雨。韶關、清遠、廣州等地城區多個路段內澇積水,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及時轉移群眾。...

        時間:04-21
      • 時光相冊丨大慶精神:一甲子的回望

        讓新中國一舉甩掉“貧油”帽子挺起共和國石油工業的脊梁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創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奇跡累計生產原油突破25億噸占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36%……2019年9月27日拍攝的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的井排�!俺�...

        時間:04-21
      • 新華全媒+|產值近60億元,這個產業集群“枝脈舒展”

        海報制作:方金洋新華社天津4月20日電(記者尹思源、宋瑞)走進天津德通電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程師正在加緊調試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選煤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斑x煤智能化是煤炭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生產結構、提...

        時間:04-21
      • “中國天眼”的新消息,必須和這些照片一起看!

        4月17日“中國天眼”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新脈沖星超900顆是國際上同一時期其他望遠鏡發現脈沖星總數的3倍以上浩瀚宇宙 無垠時空貴州平塘縣的崇山峻嶺之中“中國天眼”深眸凝望向宇宙深處發出遙遠的目光這座世界上最...

        時間:04-21
      • 一季度多項交通運輸指標創新高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生產開局良好,多項運輸指標創新高。一季度,我國民航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49.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5.6%�?瓦\方面,一季度共完成旅客運輸量接近1.8億人次,同比增...

        時間:04-21
      • 聆聽長三角之“創新”進行曲

        擁有9座GDP萬億城市,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高鐵里程突破7000公里,陸域所有地級市都有動車通達;集聚全國約30%的高新技術企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區域創新策源能力不斷提...

        時間:04-2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