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濫施單邊制裁的批評還在持續。
近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律師致信拜登,呼吁美國停止使用單邊經濟制裁,稱這種工具相當于對平民的集體懲罰,且違反國際法。
長期以來,美國精于運用經濟制裁作為外交手段。如信中所言,“集體懲罰是當今美國外交政策的標準做法,其形式是廣泛的單邊經濟和金融制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對三里河表示,當前律師關注的美對華制裁政策焦點在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今年4月宣布,啟動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目前在征求意見階段。
“同為WTO成員,同樣享受最惠國待遇,關稅問題應該進行雙邊協商。美國在已經對華實施關稅的基礎上,繼續追加關稅,需要從歷史和理性角度看待問題的嚴重性�!�
大選之年,美國又盯上這三個領域,無疑是為了爭奪選票。美國鋼鐵工業遍布賓夕法尼亞等搖擺州,這些“鐵銹地帶”的藍領工人正是共和黨和民主黨纏斗的票倉。
這不是兩黨第一次打加征關稅的“中國牌”。但歷史顯示,往往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消費者首當其沖。據穆迪公司此前推算,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對華加征關稅92%的成本。
美國產業界也要買單。港口起重機從零稅率提高為25%后,美國港務局協會表示,這將使港口運營成本陡增,影響既有擴建和投資項目。
美國政府保護就業的承諾亦未能兌現。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2萬,大幅低于分析師預測的20萬,失業率則升至202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當前,美國抗通脹之戰仍在進行中,債務持續野蠻生長,國債總額更突破35萬億美元。反噬已現,美國政府卻越來越難擺脫對制裁的依賴。美國《華盛頓郵報》證實,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實施制裁最多的國家。
更深層次、更具危害性的影響也在發生。從全球視角看,制裁措施可能造成經濟紊亂、饑餓以及藥品和必需品供應減少。人道主義組織表示,制裁加大了援助平民的難度,導致委內瑞拉、古巴和其他國家的不穩定和貧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迪娜·楚瓦拉表示,美國并不認為自己與被制裁國家處于戰爭狀態,但美國干的事情即使在戰爭背景下也被認為是非法行為。
這便是致拜登信中所強調的,雖然使用制裁不同于常規戰爭,但“對平民的集體影響可能同樣具有濫傷性、懲罰性和致命性”。
在全球揮舞制裁大棒的美國,不僅傷害無辜平民,不斷制造新的貧民,自身也無法避開保護主義的“回旋鏢”。面對洶涌的反對聲浪,美國當臨崖勒馬、迷途知返。
(“三里河”工作室)
責任編輯: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