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全球變暖 亞洲水塔正發生重大變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開這些秘密→

        2024年8月18日,我國重大戰略任務、新時代重大標志性科學工程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進展”在拉薩發布。

      △2024年8月18日成果發布會現場

        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8月19日啟動實施,組織科考分隊2600多隊次,科考人員2.8萬多人次開展覆蓋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

        在成果發布會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代表科考隊介紹了十大標志性進展。包括:

        闡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系統性和特殊性,全過程科學支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立法;

        闡明氣候變化影響下亞洲水塔失衡特征和影響,科技支撐水資源與水安全戰略;

        厘清氣候變化影響下青藏高原碳匯功能和變化特征,科技應對氣候變化并服務雙碳目標;

        解析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變化,優化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建設;

        開展青藏高原隆升過程與環境演化研究,評估國家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的礦產資源現狀與遠景;

        揭示青藏高原自然災害時空規律和成災機制,保障重大工程建設和運維安全;

        揭示青藏高原人類活動過程,提出區域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融合國際組織和國際計劃,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中國方案和智慧;

        構建地球系統多圈層綜合觀測與預警平臺,服務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

        創造巔峰使命極高海拔科考多項世界紀錄,樹立世界級原創性科考活動標桿。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代表科考隊發表成果

        姚檀棟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實施以來,持續開展覆蓋青藏高原五大綜合區內19個關鍵區的全域科考,產出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碳匯功能和潛力、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變化、人類高原適應與綠色發展、高原隆升效應等世界級原創成果。同時服務水資源水安全、氣候變化與雙碳目標、生態保護與流域系統治理、礦產資源等國家重大戰略,取得了十個方面的科考進展。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在全球變暖影響下,亞洲水塔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提供亞洲水塔示意圖

        第二次青藏科考發現,亞洲水塔的變化是鏈式響應過程變化。亞洲水塔區在變暖、變濕、變綠的同時,也在變暗。變暗將引起地球系統過程重大變化,不但引發亞洲季風環流調整,增加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也將驅動跨南北半球的水分循環交換,加強青藏高原熱力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調制作用。目前亞洲水塔地表總儲水量超過10萬億立方米,約為黃河200年的徑流總量。

        在青藏高原碳匯功能方面,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大氣碳反演系統“貢嘎模型”獲“全球碳計劃”認證,為評估青藏高原碳收支提供了科學保障,為國際碳收支評估作出了中國貢獻。作為碳庫,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碳匯約為1.2—1.4億噸/年,按照當前青藏高原CO2排放5500萬噸/年計算,青藏高原的碳盈余超過6500萬噸/年,已為全國實現碳中和作出了貢獻。

      △2023年5月,珠峰東絨布冰川

        青藏高原是我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第二次青藏科考構建了基于遙感技術與地面調查結合的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分類體系,繪制了綿延2400千米的喜馬拉雅山脈高山樹線分布圖�?瓶冀沂玖诉^去15年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變化規律和整體趨好的態勢,發表新物種超過3000個。其中動物新物種205個,植物新物種388個,微生物新物種2593個。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提供

        第二次青藏科考恢復了青藏高原6000多萬年以來不同地體地表差異隆升過程,提出青藏高原由造山帶到統一高原隆升的新模式。提出約4100萬年和2600萬年前兩個節點青藏高原隆升過程對亞洲季風演化的影響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生物效應,發現青藏高原是古生代以來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樞紐;發現昌都盆地大量恐龍化石,拓展了對青藏高原恐龍化石多樣性的認識。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員參加成果發布會

        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次建立了青藏高原多災種數據庫,揭示了災害時空分布規律,建立了重大工程沿線氣象災害監測體系,為暴雨、暴雪、雷電等災害預報預警系統提供數據支撐。

      △2024年8月,拉薩尚嘎崗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姚檀棟院士介紹:在揭示青藏高原人類活動過程方面,第二次青藏科考發現了青藏高原人類活動與適應青藏高原的新證據,提出青藏高原最早人類活動可能出現在19萬年以前,早期現代人群可能在距今4萬年前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解析了低氧環境的人群適應過程和健康效應,發現短居人群在青藏高原習服過程中存在快速、延遲和持續3種分子響應模式�?瓶季C合評估了青藏高原人類活動的時空格局,提出了青藏高原綠色發展路徑。

      △2024年7月,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順利完成

        青藏高原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治理是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拉薩河流域,科考隊建成了冰川-大氣-水-土壤-生態等多圈層綜合監測體系。針對冰崩和冰湖潰決災害,建立了雅江色東普冰崩堵江災害和中尼邊境次仁瑪錯冰湖潰決災害等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等。

        氣候變暖影響下的極高海拔地區、特別是珠峰等極高海拔地區環境變化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地球系統科學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科學問題�!皫p峰使命”系列極高海拔科考是近年來地球科學領域最具影響的科考活動之一。

      △科考隊首次在珠峰海拔8830米架設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并持續運行

        2021年到2024年,科考隊成功組織了珠峰科考、卓奧友峰科考和希夏邦馬峰科考,實現了從“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戰略轉變,實現了新技術和新手段應用的重大突破,創造多項世界紀錄,取得了重要的國際國內影響,為深化人類對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新認識、促進“從0到1”的世界級重大原創科考成果新突破、為守護世界上最后一方凈土及全球生態環境保護作出新貢獻。

        (總臺記者 陳琴 李彭林 趙耀)

      • 相關閱讀
      • 兩岸學者觀察:“臺獨史觀”在臺的建構與變化

          中新社青島8月18日電 題:兩岸學者觀察:“臺獨史觀”在臺的建構與變化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圍繞遏止、摒棄臺灣島內“臺獨史觀”,防止錯誤史觀漸趨固化,兩岸學者近日在青島展開研討�!  芭_獨史觀”冰...

        時間:08-18
      • 江西萬年縣上坊鄉黨委原書記李佩霞被“雙開”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上饒清風微信公眾號消息,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上坊鄉黨委原書記李佩霞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浥鷾�,萬年縣紀委縣監委對萬年縣第十四屆縣委委員、上坊鄉黨委原書記李佩霞涉嫌...

        時間:08-18
      • 江西上饒通報李佩霞嚴重違紀違法案件

          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江西省上饒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上饒市委聯合調查組8月18日發布關于李佩霞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情況通報。通報內容如下:  2023年6月,江西省紀委監委信訪室收到群眾實名檢舉李佩霞...

        時間:08-18
      • 落實階段性任務 取得標志性成果 種業振興基礎更堅實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2021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總體安排,全面啟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

        時間:08-18
      • 航行警告!北部灣部分海域進行軍事演習

          防城港海事局發布通告,于2024年8月18日0時至9月18日18時,在21-31.97N 108-11.30E、21-31.17N 108-12.60E兩點連線水域以及21-31.00N 108-12.79E、21-30.86N 108-12.95E兩點連線水域布設海上浮體圍欄,在圍欄至海...

        時間:08-18
      • 國家安全部:境外間諜利用測風塔非法采集敏感數據并私自傳輸至境外

          測風塔是一種用于測量風速、風向等氣象數據的高聳塔架結構,在塔體不同位置安裝有風速計、風向標以及溫度計、氣壓計等監測設備,能夠為氣象觀測和大氣環境監測提供參考數據�! 〗陙�,個別具有境外間諜情報機...

        時間:08-18
      • 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蘇林今起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

        蘇林總書記、國家主席 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蘇林將于8月18日至20日來華國事訪問。 蘇林,生于1957年7月。2024年5月任越南國家主席,8月...

        時間:08-18
      • “奧運熱”煨暖高原兒女愛國心

        奧運與雪域高原早早地就結下了不解之緣。1988年,首位亮相奧運會賽場的西藏運動員多吉秋云,射出了民族的弦音;2008年,奧運圣火登頂珠峰,“祥云”火炬在拉薩傳遞;2022年,藏族運動員擁青拉姆和次仁占堆首登冬奧賽...

        時間:08-18
      • 新疆那拉提:草原音樂會“點燃”夏日旅游

        進入暑期,新疆各景區各顯其能,推動旅游熱不斷升溫。在新疆那拉提草原,激情歡樂的“草原音樂節”給游客帶來更豐富的旅游體驗。在廣袤的那拉提草原上,天為幕、地為臺,加上連綿的山脈、松林,構成了天然舞臺。眾多...

        時間:08-18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