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文化中國行】古老文明揚中外 匠心妙手煥光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袖手俑 本報記者 李潔攝/光明圖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陶馬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夔紋大瓦當 本報記者 李潔攝/光明圖片

      2024年是秦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1974年,秦兵馬俑的發現揭開了秦始皇帝陵系統考古工作的篇章。半個世紀間,幾代考古工作者不斷探索追尋,讓沉睡地下2000多年氣勢磅礴的軍陣、栩栩如生的陶俑得以重見天日,讓觀眾在領略“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同時,感受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在考古發掘、保護研究、活化利用等方面的豐碩成果。

      “秦兵馬俑是世界文物展覽史上的奇觀,也是中國文化遺產外交的‘金名片’�!�9月8日,在秦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遺址保護研究國際會議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介紹,截至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超過1.6億人次,成功入選全球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成為保護、研究和利用文化遺產的示范樣板。

      實證中華文明發展脈絡

      史書記載,秦始皇帝陵建設工程耗時38年之久,陵墓參建人數達70萬之巨,規模之宏大、埋藏之豐富世所罕見。

      1974年3月,秦兵馬俑坑被發現,同年7月15日,秦兵馬俑考古發掘正式開始。1975年8月,國務院決定在秦兵馬俑坑遺址上建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博物館建成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1987年1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隨著考古工作不斷深入,陵寢建筑、地宮形制、陵園結構以及性質各異的陪葬坑、陪葬墓一個個“浮出地面”,銅車馬、彩繪跪射俑、石甲胄、百戲俑等重要的“奇器珍怪”相繼面世,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祭祀、墻垣、門闕、道路、工程以及附屬遺存逐步明晰,為秦始皇帝陵的全面保護和系統展示提供了科學依據。

      近十年來,對一、二號坑的持續發掘不斷更新著對兵馬俑軍陣的排列規律認知;帝陵規制下的帝國第一陪葬墓——陵西1號大墓的發掘,見證了中國古代中央政權從“血緣政治”向“地緣政治”的轉變;陵園門址、城垣建筑、寢殿遺址、道路遺存系統的勘探發掘,為認識始皇陵喪葬禮儀進程與遺跡建制結構體系、遺存空間布局等重要問題提供了新的資料。

      50年的考古工作,明晰了秦始皇帝陵以封土為中心、圍繞封土形成內外城格局和分布陪葬坑的總體布局特征,以及模擬秦帝國的都邑格局、政治體制、宮廷生活、社會文化、軍事制度等內容的規劃設計理念。數量頗豐、價值極高的出土遺跡文物,更是反映了秦統一前后物質文化、科技成就及制度文明,對于實證中華文明發展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燦爛成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簡單考古到國家級保護

      9月8日,記者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內看到了剛剛正式投入使用的秦兵馬俑一號坑“現場應急保護實驗室”和二號坑“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平臺”�!氨R俑埋藏在地下多年,生漆層已經劣化,在挖掘的瞬間,生漆層存在脫落的風險�!鼻厥蓟实哿瓴┪镌何奈锉Wo部副主任惠娜介紹,現場應急保護實驗室和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平臺建立后,將對兵馬俑出土時的溫濕度環境等進行及時調控,使陶俑的彩繪尤其是漆底彩繪得到更為及時的全面保護,實現文物從出土環境向文物庫房保存環境的平穩過渡,探索形成“現場應急保護體系+考古平臺體系+專用裝備+信息化支撐體系”的秦兵馬俑發掘新模式。

      50年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過跨領域攻關、跨學科研究、多團隊協作,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實現了從簡單的考古發掘發展到國家級文物保護基地的跨越,人才隊伍也從十幾名發掘人員發展到今天的擁有數百名成員的專業考古和文保團隊,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型考古工程多學科、國際化合作的新路子。

      在依法保護方面,2005年7月,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正式公布《陜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為秦始皇帝陵世界遺產地保護管理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010年7月,陜西省政府頒布《秦始皇陵保護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秦始皇陵保護利用的長遠發展方向和建設藍圖;2021年,《陜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結合實際進行了修訂,讓秦陵遺址保護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秦陵大遺址保護穩步走入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在科技保護方面,20世紀90年代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積極與德國、比利時等國研究機構開展文物保護修復合作,先后承擔多個文物保護和考古領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973”計劃課題,相繼建成“微生物實驗室”“彩繪文物修復保護實驗室”和“金屬文物修復室”,逐步確立了以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為核心的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彩繪顏料科學分析研究、微生物防治和環境監測控制等優勢科研領域。

      50年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保團隊不斷推進文物保護科技創新,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攻克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兵馬俑等珍貴文物在考古發掘、保護修復中的難題,“秦俑彩繪保護技術研究”“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全面展現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

      在秦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遺址保護研究國際會議上發布的秦始皇陵沉浸式數字體驗項目和百戲俑坑考古成果創新性轉化案例,以百戲俑為原型、結合雜技藝術的精彩演出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長期以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始終致力于策劃精品原創展覽、開展特色教育活動、開發優質文創產品等。20世紀90年代起,以“秦俑”“銅車馬”為代表的系列文創產品就作為國家級禮品饋贈來訪貴賓,近年來又通過跨界合作,開發出上千種文創產品,依托秦兵馬俑開發創作的文化演藝產品,更是廣受游客歡迎。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依托百戲俑坑、文吏俑坑、銅車馬坑等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成果,推動圖像數字虛擬技術發展,增強現實技術等新技術與陳列展示、遺址展示等傳統方式相結合,構建展示歷史與當下“對話”的平臺,迄今已經三次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作為世界級文化IP,50年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為國家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截至目前,秦陵文物已經在4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城市巡展277個場次、2000萬人先后參觀展覽,外展數量和受眾人數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發揮秦俑文物的影響力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先后與德國、比利時、英國等多個國家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備忘錄。

      秦陵考古至今已逾半個世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如今已發展成集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科學研究、陳列展示、交流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機構,在保護、研究、利用兵馬俑文化遺產和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全面、立體、真實展現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作出獨特貢獻。

      “我們將繼續以創建世界一流博物館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秦陵考古研究多學科聯合攻關,切實做好世界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努力向世界講好秦始皇陵故事、秦兵馬俑故事,積極打造文化遺產守護、傳承、傳播的典范�!崩顛彵硎�。

      (本報記者 李潔 張哲浩)

      • 相關閱讀
      • 淬火丨第二集 向戰為戰練精兵

          經中央軍委批準,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出品的思想解讀類融媒體片《淬火》,9月1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20點檔首播。昨晚,《淬...

        時間:09-13
      • 中國法定退休年齡70多年來首次調整 官方介紹三重考慮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 梁曉輝)就中國法定退休年齡進行70多年來的首次調整,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13日在北京介紹了三方面考慮�! ‘斎�,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

        時間:09-13
      • 目前全國已有73萬多座烈士墓錄入信息化系統

          中新網北京9月13日電 (曾玥)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13日在北京介紹說,目前全國已有約15萬處烈士紀念設施、73萬多座烈士墓錄入信息化系統�! ‘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

        時間:09-13
      • 商務部就歐委會擬拒絕中國業界提交的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價格承諾解決方案答記者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歐委會擬拒絕中國業界提交的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價格承諾解決方案答記者問�! 枺�9月12日,歐盟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稱,中國機電商會和所有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交的關于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價...

        時間:09-13
      • 111名在緬北撣邦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嫌疑人被移交中方

          中新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 郭超凱)記者13日從公安部獲悉,公安部近日部署云南公安機關與緬甸相關地方執法部門開展邊境警務執法合作,抓獲一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其中,中國籍犯罪嫌疑人111名(含網上在逃人...

        時間:09-13
      •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高原小城孩子的“大”夢想

        翻開手記一句句稚嫩童言是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孩子們對詩和遠方的向往遼闊的阿里孩子們的心比山更高 比天更廣在這片被風吻過的土地上夢想輕輕鋪展播種著希望 靜待花開香讓我們一起傾聽來自高原的聲音看小城孩子的...

        時間:09-13
      •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探訪西藏邊境學校:潤物無聲的民族團結情

        中新網日喀則9月13日電(勉征 貢確)“各民族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要尊重對方習俗�!碑�12歲的米瑪倉決被老師選中回答問題,她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西藏札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六年級2班的學生們正在學習民族...

        時間:09-13
      •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丨西藏非遺里的“慢時光”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對西藏優秀傳統文化開啟創新性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文化瑰寶展露在大家面前現在讓我們穿過歷史的長河去感受雪域高原上古老的文明之歌如今西藏自治區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6項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時間:09-13
      • 從120億元到39.9萬億元——中國制造實現跨越式增長

        75年前,新中國工業幾乎一窮二白,設備落后、產能低下,日用生活消費品類中,僅能制造紗、布、火柴、肥皂、面粉等為數不多的品種。75年來,從“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國制造實現跨越式增長,產品產...

        時間:09-1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