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發布,部署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保障平等就業權利等二十四條舉措。這是新時代以來,首次從中央層面出臺的促就業指導性文件。這份文件為促進就業明確了怎樣的方向、路徑,有哪些新提法、新表述,來看專家的解讀。
《意見》指出,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促進財政、貨幣、產業、價格、就業等政策協同發力,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學院院長 聞效儀:《意見》強調高質量發展與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關系。包括現代化的產業體系、發展先進的制造業、區域的協同發展,還有綠色就業、康養就業,能感受到這是在新發展理念帶動下的高質量發展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 趙忠:在規模上要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在質量上也要創造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這樣的話,就會形成一個社會經濟發展和就業規模擴大和質量提升之間的一個良性循環。就業規模擴大質量提升以后,更優質的勞動要素進入生產過程,又會推動整個社會經濟更進一步發展。
抓住人才技能關鍵點 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對于結構性就業矛盾,《意見》提出,提高教育供給與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拓寬技能人才發展通道等解決對策。
專家表示,要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就要抓住人才和技能兩個關鍵點�!兑庖姟穼∪K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做了深入部署。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 趙忠:尤其在技術進步人工智能的情形下,人力資本它會折舊的,折舊后的人力資本怎么樣能進一步更新,產業會升級,崗位會變化,自己的技能怎么樣能適應產業升級和崗位變化,這樣的話都需要終身學習和技能培訓的體系。
專家還表示,《意見》中很多具體細節都著力提升人才供給方和需求方的適配性。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學院院長 聞效儀: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是強調企業作為技能人才培養培訓主體的積極性。專門談到鼓勵企業要建立職業技能的培訓基地。還強調,員工的教育經費可以用于企業來建職業學校。
促進五類重點群體就業 提出針對性辦法
《意見》明確了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困難人員和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勞動者五類重點群體。專家表示,《意見》對于五類重點群體分別給出了支持辦法。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學院院長 聞效儀:農村勞動力也有很多新的提法,《意見》里用的詞叫雙向流通,互融互通。外出人才要返鄉,同時也強調城市人才要下鄉�!兑庖姟愤@次沒有用“農民工”,用的是“農村勞動力”,包括里面大量返鄉人才的概念,從農民工到人才概念,我想這也是反映我們現在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一個變化。
專家表示,《意見》中對退役軍人提出“教培先行、崗位跟進”就業模式,對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的群體特別強調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對平臺勞動規則的知情權、參與權,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等舉措,都對提高困難群體就業質量有很強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