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星河動力創始人劉百奇在主題沙龍上發言。(《中國新聞》報 任德輝 攝)
“我們其實就是‘送快遞’的?!?2月10日,在北京市經開區統戰教育實踐基地,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創始人劉百奇穿著印有公司logo的帽衫說道。他口中的“快遞”是用火箭將衛星送上天。這樣的快遞,星河動力已經送了14次。
當天,劉百奇正在參加最新一期的“亦企大咖說”。4月以來,該系列活動已在北京市經開區工委組織人事部的指導下,由經開區工商聯、僑聯、新聯會連續推出多期,聚焦行業熱點,傳遞“大咖”聲音。
與行業“大咖”面對面
“我們的目標是把火箭從過去的‘少而貴’,變得可以頻繁發射、成本低廉?!蹦壳?,亦莊已聚集商業航天企業50余家,民營火箭整箭研制企業數量占全國70%以上。借助本次活動,劉百奇將發展思路分享給了商業航天領域的同行。
往期“亦企大咖說”的會場上,不乏劉百奇這樣的行業“大咖”分享創新案例。人工智能如何應用在生產計劃設計當中?第五期“亦莊大咖說”活動上,臺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博士、宇清數位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技術長郭仲仁以自身工作經歷為切入點,介紹了半導體及相關行業運用人工智能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案例。
企業經營理念也是“亦企大咖說”的熱門話題之一。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大數據部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胡良霖結合我國科學數據資源概況等方面,介紹了科學數據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11月14日,經開區首家全球頭部企業SMC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清海以SMC由傳統行業到新興產業的轉型為例,分享了SMC在不確定時代的發展對策。
兩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如何助力“三城一區”構建產業鏈條?低空經濟領域可以挖掘哪些熱門賽道?目前,就上述問題,“亦企大咖說”已舉辦8期,吸引200余家企業參與。
本次活動作為“亦企大咖說”的最新一期,得到了北京市新聯會的關注與指導?!皩涢_區這樣的創新前沿陣地而言,建立溝通平臺,加強各方交流合作尤為重要?!北本┬侣摃嘁鎱f調專委會秘書長陳峰說。
火箭對話AI形成跨界共識
當商業航天遇上人工智能,“大咖”之間會碰撞出怎樣的思想“火花”?本次活動上,劉百奇與北京市新聯會創業創新專委會戰略規劃與核心產業推動組副組長、云知聲創始人梁家恩不約而同地關注到了新興技術的普惠性。
手機直連衛星,使通信更加高效;提高衛星導航精度,實現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在劉百奇看來,要想實現這些貼近生活的應用場景,更低的發射成本是商業航天的“剛需”。目前星河動力的多項技術創新,都指向了這一需要:打造運力更大的火箭,一次性將多枚衛星送入軌道;把曾經被視為“棄子”的火箭末子級留在太空,為產業鏈下游企業的新部件、新技術在軌驗證服務提供了新的可能。
聽罷劉百奇的發言,梁家恩說:“讓技術變得普惠,才能真正形成一個產業。星河動力的成果超出了我的想象?!?/p>
人工智能如何實現普惠?梁家恩舉了一個來自醫院的場景案例:醫院經營過程中會產生數量龐大的醫療數據,如今的AI大模型能夠通過對醫學行業知識的深度學習,替代人力完成病例質量管理、醫保費用控制等規范化工作?!耙屓斯ぶ悄芙Y合各行各業的知識,幫人類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AI技術的普惠化?!绷杭叶髡f。
“未來的科技產業應始終從用戶角度出發,關注應用場景。對于長期從事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而言,解決真問題、滿足真需求、創造真價值,是其商業模式的核心?!北本┦行侣摃撔聞摌I專委會主任、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總結道。
如今,經開區正聚集起一批來自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高精尖產業的企業家與工程師,“亦企大咖說”為他們打開了跨界交流合作的“窗口”。本次活動結束后,參會者們并沒有急著離場,而是紛紛掏出手機,與行業“大咖”們互留微信。靈感的“火苗”,正點亮亦莊……(完)(《中國新聞》報 作者 任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