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敏)隨著春節的過去,各大商店、飯館也相繼開業,記者在市區一些門市店的墻體、大門上看到,招聘服務員、導購、技師、大堂經理得招聘廣告比比皆是。相比于招聘廣告的眾多,但是應聘者卻了了無幾。節后的用工市場顯得很冷清,讓很多商家都發起了愁。
在黃沙橋經營米皮店的潘先生兩口子近段時間來忙得不可開交,一邊是顧客忙讓收拾桌椅,另一邊兩人還得把剛出爐的米皮做好端給客人,人多的時候,有的人等不了就嘮叨幾句然后找別的店吃飯去了,上門的生意也因為人手不夠而飛走。潘先生告訴記者,本來年后打算讓兒子過來幫忙,一個月給他2000塊錢工資,但是兒子嫌太冷太苦寧愿外出打工。這下,可讓兩口子忙的上手不接下手。在北新街一家花店門口,招聘信息同樣貼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該店老板雷女士告訴記者,從年前到現在都是一個人在經營花店,原來有招來的店員,但是現在就自己一個人,人多的時候,又要包裝花束,又要收錢,真是忙都忙不過來。據記者了解,目前需求量大的大都是服務員、店員、雜工等,工資大概在800—1200左右。
在市區人才市場,記者看到,前來求職的也只有零星的幾個人,大廳內顯得很冷清,人才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年后以來,招工形勢確實比較困難,物價每年都在上漲,商家又不愿意多漲工資,打工的覺得工資太低,養活不了自己,不愿去干。再者,春節才過去幾天,一些返鄉回家的人還沒出來,所以導致招工困難。
記者了解到,用工難問題也和相關行業本身不規范聘用有關,待遇福利不完善、用工不規范都是基本原因,很多行業不積極與打工者簽訂合同,打工者在得不到完全保障的情況下,辭職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相關業內人士指出,用人行業應該嚴格遵守勞動法,為打工者提供必備的保障,提高薪資待遇,才可能緩解“招工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