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籍網絡作家譚易回到故鄉丹鳳縣,為電視劇《龍鳳駒》劇組在丹鳳縣實景拍攝鏡頭。
2004年冬, 譚易在朋友的幫助下,收集了商州、丹鳳、商南三縣縣志,多次深入故鄉丹鳳縣商鎮、龍駒寨鎮考察大峪匪洞、龍駒古寨、船幫會館、葡萄酒廠、馬幫、鹽幫等。后來就開始動筆寫章回小說《龍鳳駒》。寫成在天涯社區網站連載后,火爆互聯網,僅兩個月點擊率已突破38萬。云南凈雅國際影視集團公司執行總裁張甲田,在互聯網上看到這部小說后,赴西安找到譚易。后達成協議:該公司愿出資100萬元購買下該小說的影視改編權,由譚易將小說改編成40集云南“普洱劇”。譚易應邀去云南普洱地區做了一番考察,但電視劇將其背景放到了云南的茶馬古道。
據了解,這部小說內容來源于母親為譚易講的一個真實故事:民國時期,一個名叫丹鳳的漂亮姑娘被船幫搶虜到匪洞,最后又被馬幫營救的悲歡離合。譚易用現代藝術與魔幻互動的手法,藝術地再現了民國時期姑娘丹鳳(暗代鳳)與船幫(暗指龍)及馬幫(暗喻駒)的恩怨情仇。
據悉,40集連續劇《龍鳳駒》以丹鳳歷史上的幫派斗爭為主要內容,氣勢恢宏,文化底蘊深厚。改編成電影市場前景廣闊。聘請名家執導,著名演員主演,在丹鳳實景拍攝幾個鏡頭,力爭早日拍成,形成“大秦腔、大龍駒、大商山”文化品牌。
譚易告訴記者,目前,民國題材電視劇《龍鳳駒》已經立項,自己創作的劇本2011年3月,動機開拍。“我是陜西人,我一直想要為我的故鄉樹碑立傳,希望能為家鄉做點什么。而現在有機會將其改編成電視劇本,我也非常高興。”譚易說。(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