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記者 李敏)10月7日是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這也是商山專線司機王師傅假日期間值班的最后一天,有些疲憊的他說:“終于可以稍微輕松下了”。國慶假期,商山專線的客流量也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多,作為客車司機來說,這樣的節假日他們無法享受,依然得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中午12時左右,王師傅駕駛的班車到了山陽縣華龍車站,車門一打開,乘客爭先恐后地往車上上。“不要急,不要急,都能坐上車。”王師傅一邊給乘客幫忙架放行李一邊疏導大家。“今年國慶節,天氣很好,外出坐車游玩的人也比去年多很多,這幾天,每次跑完到了終點,等不了幾分鐘就又要發車。高峰期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一路上,王師傅很小心地開著車,遇到彎道時,也會適時的減速,避免車內乘客顛簸。“節假日里路上人多、車多,特殊情況,作為我們司機來說,也就更加地細心謹慎,爭取讓所有的乘客都能有序乘車,安全的到達目的地。”他笑著說道。
今年37歲的王師傅是商州區四皓社區人,走商州至山陽這條線的客運已經有五六年時間,每天往返于商州和山陽之間,平時如果輪到開第一趟早班車,基本上7點就準時載著乘客出發,一天下來要打兩個來回。他告訴記者,因為每天都要在車里呆七八個小時,有時候累得回到家一坐下就不想起來,連上廁所都不愿去。
自2008年開始駕駛商山專線客車以來,這已經是王師傅在客車上度過的第五個國慶節了,說起今年又是在車上度過節日,他表達了對家人的愧疚。“每年只有大年三十和初一能放兩天假在家陪著家人,平常其他節假日都是和方向盤、乘客們一起度過,但是對我們這行來說,就是為乘客服務的,能安全把乘客送到目的地,這一天也就圓滿完成任務了。”他說道。
開了十幾年車,從貨車到如今的客車,總會有一些讓人難忘的事情,至今使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年從當時的長安縣拉磚回商洛,結果在路上車出了故障,當時正值冬天,通訊設備落后,無法立即與外界取得聯系,只能在車里睡一晚上,對于饑寒交迫的他來說,車里的一瓶燒酒成了寶貝,按他的話來說就是餓了也喝它,渴了也喝它,冷了也喝它,沒它不行。天亮之后,看到有一戶人家煙囪里冒著煙,于是跑去給人家錢吃了頓紅薯糊湯,當時覺得真是人間美味,這些往事,都讓他記憶猶新。
說到現在及以后的生活,王師傅表示,以前的日子確實很艱苦,如今生活越來越好,開的車的性能、質量也比以前好了許多,加上開客車比開貨車要輕松很多,這讓他很滿足。對于這份工作,他表示,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只有愛它,才能把它做好。
13點40分,汽車在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后,安全到達商洛汽車客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