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大學生創業企業面試100多人只招來2人
針對西安市節后出現的企業“用工荒”、“招工難”現象,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此現象對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型企業群體影響較大,正在成長的年輕企業正面臨人力資源危機的挑戰。
現象
一聽是初創小企業 扭頭就走
“不是我太苛刻,真的是沒有合適的。”經營一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西工大畢業生何澤泰有些無奈,他最近計劃增開一家飯店,需全員招聘出納、招商、企劃、拓展、保潔等人員。最近面試100多人,最后只留下2個人,其中一個還是朋友介紹的。由于新員工無法到位,開業計劃一拖再拖。
創業一年多的大學生李博也面臨此問題,他從網絡收集了30份簡歷,4人表示愿意來,結果第二天沒一個人來,他又在招聘會上面試40多人,也只有1人留下來。“看著招聘會人山人海的,求職者一聽我們是初創型小企業,扭頭就走。”
原因
初創期企業抗風險能力差
記者了解到,西安幾乎所有大學生初創的企業都沒有人力資源部門,總經理負責管理人員,而他們的日常精力則放在業務推銷、社會公關。“一個月有三分之一時間待在公司就算不錯了。”李博說,小企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拓展市場,只能靠業務帶動管理,造成上下級溝通不暢,員工不辭而別的現象經常出現。“大學生找工作,首選公務員,再次是國企,然后是私企。大學生初創的企業總排在末流。”經過多次招聘會后,李博認為,許多求職者心里瞧不起初創型企業。“大企業各種保障較為完善,小企業創業期至少需1至2年,加上資金薄弱、抗風險能力差,求職者沒有安全感,即使就職,很多人也是臨時棲身。”
一位大學生創業者稱,即使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也要保證員工正常領到工資。一旦讓員工獲悉公司陷入危機,很少有人愿意同甘共苦、同舟共濟,這也是許多小企業發展不穩定、壽命不長的原因。
心聲
小企業經營方式靈活是優勢
創業者李玉峰在西安一家茶業公司擔任營銷總監,他對求職者開出1200元的月薪。“多數小企業把員工基本工資都定位在1200元至1500元,如果順利轉正,還能提高待遇。”“若有員工提出漲薪,我會很重視,但必須有充分的理由。”何澤泰說,一般大學生初創企業的利潤80%左右會傾斜給員工。“其實向領導講提薪是好事,最頭疼的是員工一聲不吭,出了問題就撒手不干,對優秀員工的待遇可以協商,還可以承諾短期項目分紅。初創型公司大多數實行低工資、高提成,技術先進,經營方式靈活,發展速度快,未來前景可觀,這也是我們的優勢。”受訪的幾位大學生創業者也坦承,目前初創型企業開出的薪金水平還不足以有誘惑力,這也與西安中小企業普遍工資標準偏低有關系。
對策
為企業引入實習機制
“企業招不到人,認為求職者眼高手低;求職者找不到工作,認為企業崗位條件差。雙方期望值不對等,招工難和求職難在許多中小企業身上交織。”昨日,西安慈善大學生創業園副主席楊利軍表示,中小企業和求職者都應反思。中小企業用人不夠規范,缺乏企業文化和穩定保障;求職者尤其是大學生,衡量自身價值出現偏差,缺乏吃苦耐勞的勇氣。“大學生創業獲得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扶持,而這些企業的人力資源問題沒有得到很好改善。”西安市創業指導專家團顧問楊軍建議,政府部門應重視求職者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前的素質培養,引導他們積極就業,同時為企業積極引入實習機制,和企業合作提前培養一批熟悉崗位、懂技術、有責任心的潛在員工,給初創期的企業宣傳扶持,樹立正面形象,增加求職者對企業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