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新聞頻道 > 時事 綜合

      狗娃咪哨聲還能響多久 商州民間陶藝被列入省級非遺

      2011-09-14 14:41:10 來源:

      具有鄉土氣息的猴騎獅造型狗娃咪

      陳五斤、張淑惠老兩口是東龍山村為數不多還會捏制狗娃咪的老藝人

        一團泥,揉一下,搓兩下,再捏一捏,一個憨態可掬的小泥狗就出現了,再用小木棍捅兩下,噙在口中一吹,“嘀……嘀……”哨聲清亮。前不久,這種被稱為“狗娃咪”的商洛民間陶藝,被列入新一批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提起狗娃咪,東龍山人都知道

        在商洛市中心以東2.5公里的丹江北岸,有個村子叫東龍山,村里的小娃們都會唱一首歌謠:“東龍山,拐個彎,龍山雙塔戳上天,龍梁上面高架板,男女老少坐一灘,狗娃咪,吹得歡……”“狗娃”是指泥捏成的玩具像小狗,而“咪”在當地方言里是哨子。

        六旬的陳五斤、張淑惠老兩口是村里為數不多還會捏制狗娃咪的老藝人。泥土就取自東龍山陽坡上的紅膠土。先把土搗碎晾曬,然后像和面一樣,用水一攪,揉搓成泥團,再“醒”上一段時間,就可以捏狗娃咪了。

        取一小塊泥團,搓成小拇指粗的泥條,這兒捏兩下,那兒捏幾下,“狗娃”的頭、腿,登時就有模有樣了,然后,拿一根細細的棗木棍在狗娃脖子后、肚子上捅出兩個洞,前后用不了一分鐘。

        晾干后,等燒火做飯時,把它撂進灶膛里,飯熟了,狗娃咪也燒成了,趁熱用松香一涂,通體烏黑锃亮,很是好看。

        清朝時期就有狗娃咪賣了

        東龍山人捏制狗娃咪的年代沒有人能說清,陳五斤是小時候跟母親學會的,母親活了86歲,在世時曾說,當年嫁到陳家就跟婆婆學了捏狗娃咪。

        商洛市商州區文化館館長郝忠鋒說,據一些老者說,清朝時期就有狗娃咪在廟會上出售,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還有“貨郎擔”走街串巷兜售,很受小娃喜愛。陳五斤也記得,1975年春節前,他和母親忙著捏狗娃咪,一晚上能捏幾百個,一個賣5分錢,“那年春節賺了三四百元!”這可是一大筆錢——那時候,一個雞蛋才要5分錢、一斤米1毛6……

        東龍山村不遠處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龍山遺址,這是一個包含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五個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跟狗娃咪很相似。

        沒銷路,沒人學,傳給誰呀

        2003年,西安的幾名藝術家到商洛采風,發現了這一民間陶藝,推薦參加陜西省文化博覽會,一下受到重視。專家們說,東龍山狗娃咪造型簡明淳樸,具有遠古原始文化的積淀。日前,狗娃咪被列入新一批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但這種全憑捏制者手藝的民間藝術,眼看要失傳了。東龍山村捏制狗娃咪的藝人越來越少,連陳五斤也出門打工去了,變成一個泥瓦匠,依舊和泥水打交道,只是越發跟“文化藝術”無關了。小娃們也不愛這種泥哨子了。陳五斤7歲的孫女和兩個小伙伴跑進來,小桌上擺著剛捏好的幾個狗娃咪,她們連一眼也沒看。

        陳五斤捏的狗娃咪最小的1.5厘米,最大的3厘米,有小狗、獅子、小猴、小雞、燕雀、猴騎獅等形象,他還能捏12生肖,可是,“現在根本就沒銷路,娃們也沒人學,你傳給誰呀?”(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