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聞獎”是商洛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全市綜合性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是檢驗新聞宣傳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經各縣區及新聞媒體的認真推薦,市記協堅持正確導向、著力注重質量、突出新聞熱點、鼓勵基層新作,組織評委會進行了嚴格評選。共有145件作品獲獎,其中:報刊類74件、廣播電視類71件�,F獎獲獎作品名單公示如下,若有異議或差錯,請現秘書處(電話:2388259)聯系,或在QQ:971376991上發表建議。
商洛市新聞工作者協會
2011年10月13日
2010年度商洛新聞獎(報刊類)獲獎作品目錄
序
|
作品標題
|
體裁
|
送評單位
|
作者
|
編 輯
|
獎 次
|
1
|
我市村民監督委員會制度實現全面覆蓋
|
消息
|
市紀委
|
曹永哲
|
|
一等獎
|
2
|
三十二年輪換照料一失明五保戶老人
|
消息
|
商州宣傳部
|
張希鋒
|
|
一等獎
|
3
|
綠色守護神
|
通訊
|
山陽宣傳部
|
王榮金 黨 婧
|
|
一等獎
|
4
|
給干事者一個舞臺
|
通訊
|
洛南宣傳部
|
周云岳 程 剛
|
|
一等獎
|
5
|
基層公務接待的有益探索
|
調查
|
市紀委
|
張 溢
|
|
一等獎
|
6
|
特色產品開發還需體現特色提升檔次
|
調查
|
商洛日報
|
王尚鋒
|
|
一等獎
|
7
|
情到真處怨自消
|
通訊
|
市人大
|
郭萬寶 王向陽
|
|
一等獎
|
8
|
洛南城管連續違法使用車牌引起網友熱議
|
連續
|
商洛新聞網
|
張永罡 樊立懷 劉俊利
|
樊立懷
|
一等獎
|
9
|
柞水懲防體系“組合拳”護航縣域經濟發展
|
通訊
|
柞水宣傳部
|
王成斌 明曉東
|
|
一等獎
|
10
|
我市旅游業迎來“豐收年”
|
消息
|
商洛日報
|
汪 瑛
|
張建林
|
二等獎
|
11
|
我市五大商藥病蟲害防控技術全省領先
|
消息
|
商洛日報
|
方由朝
|
盛長勤
|
二等獎
|
12
|
洛南全面推行“為民服務代理制”
|
消息
|
洛南宣傳部
|
程 剛 詹緒敏
|
|
二等獎
|
13
|
科技創新催生“商南制造”
|
消息
|
商南宣傳部
|
孫傳卿
|
|
二等獎
|
14
|
“強行”送來的錦旗
|
通訊
|
商洛日報
|
方由朝
|
盛長勤
|
二等獎
|
15
|
公路土堆擋水道 玉米地變水塘
|
通訊
|
商洛日報
|
李小龍 李 敏
|
|
二等獎
|
16
|
渾沌少年為何弒母
|
通訊
|
商洛日報
|
趙有良
|
唐淑君
|
二等獎
|
17
|
電話指導炒股騙局大揭密
|
通訊
|
丹鳳宣傳部
|
張 祎 田 昕
|
|
二等獎
|
18
|
從汶川到玉樹,地震災區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
通訊
|
山陽宣傳部
|
高軍軍
|
|
二等獎
|
19
|
蔬菜漲價的思考
|
調查
|
商洛日報
|
方 立
|
盛長勤
|
二等獎
|
20
|
因地制宜推進新農村建設
|
評論
|
商洛日報
|
賈鵬里
|
黨銀平
|
二等獎
|
21
|
公廁內外
|
攝影
|
商洛日報
|
方 立
|
|
二等獎
|
22
|
文化民生工程讓商州百姓生活有滋味
|
消息
|
商州宣傳部
|
雷超鋒
|
|
二等獎
|
23
|
商州萬余名干部參與讀書修身活動
|
消息
|
商州宣傳部
|
雷超鋒張希鋒
|
|
三等獎
|
24
|
商南農民在家門口享受醫療服務
|
消息
|
商南宣傳部
|
李治軍
|
|
三等獎
|
25
|
硯池河群眾家門口享喜坐班車
|
消息
|
商州宣傳部
|
雷超鋒
|
|
三等獎
|
26
|
丹鳳加快“民生八大工程”建設
|
消息
|
丹鳳宣傳部
|
樊利仁
|
|
三等獎
|
27
|
專家為我市發展規劃“把脈開方”
|
消息
|
商洛日報
|
汪 瑛
|
盛長勤
|
三等獎
|
28
|
柞水將納入大西安都市圈
|
消息
|
柞水宣傳部
|
周成全 張 珊
|
|
三等獎
|
29
|
商南涌動農民工回鄉創業暖流
|
消息
|
商南宣傳部
|
孫傳卿
|
|
三等獎
|
30
|
我市公路建設實現六年零違紀
|
消息
|
市紀委
|
張 溢
|
|
三等獎
|
31
|
馬河村創立學生高考獎勵基金
|
消息
|
洛南宣傳部
|
張 方
|
|
三等獎
|
32
|
山陽法院法官與人大代表“結對子”
|
消息
|
市人大
|
韓肇忠
|
|
三等獎
|
33
|
新農村建設讓商州群眾過上“四化”生活
|
消息
|
商州宣傳部
|
雷超鋒 張希鋒
|
|
三等獎
|
34
|
商州綠色招商打造循環工業經濟新優勢
|
消息
|
商州宣傳部
|
張希鋒
|
|
三等獎
|
35
|
商鎮七男子堵塞國道被拘
|
消息
|
丹鳳宣傳部
|
張志英 田 昕
|
|
三等獎
|
36
|
商洛市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都”
|
消息
|
商洛新聞網
|
張永罡
|
樊立懷
|
三等獎
|
37
|
商州巡警方武抓捕歹徒受重傷
|
消息
|
商洛新聞網
|
張永罡 劉俊利
|
樊立懷
|
三等獎
|
38
|
丹鳳為春節返鄉流動黨員排憂解難
|
消息
|
丹鳳宣傳部
|
趙峰輝
|
|
三等獎
|
39
|
“文化墻”成為提高柞水農民素質新平臺
|
消息
|
柞水宣傳部
|
孟曉琴 李正杰
|
|
三等獎
|
40
|
“抱成拳頭”優勢而發
|
通訊
|
商洛日報
|
王尚鋒
|
盛長勤
|
三等獎
|
41
|
大愛無悔情至真
|
通訊
|
丹鳳宣傳部
|
李 紅 張福朝
|
|
三等獎
|
42
|
“談”出和諧干群關系
|
通訊
|
市紀委
|
鄧秀峰
|
|
三等獎
|
43
|
獻給生命的禮物
|
通訊
|
山陽宣傳部
|
徐世旺
|
|
三等獎
|
44
|
“牛”代表的故事
|
通訊
|
市人大
|
劉春榮 魯青山
|
|
三等獎
|
45
|
審出問題 審出壓力 審出動力
|
通訊
|
市人大
|
馬孟山 趙建華
|
|
三等獎
|
46
|
石翁子:從上訪專業村到平安模范村的轉變
|
通訊
|
柞水宣傳部
|
侯衛峰
|
|
三等獎
|
47
|
務實創新促發展
|
通訊
|
市紀委
|
張 溢
|
|
三等獎
|
48
|
龍頭引農 基地壯農 品牌強農
|
通訊
|
柞水宣傳部
|
王成斌 李正杰
|
|
三等獎
|
49
|
一座山 一群人 一片天
|
通訊
|
洛南宣傳部
|
南 星
|
|
三等獎
|
50
|
癡心為農終不悔
|
通訊
|
洛南宣傳部
|
何 勇 邱宏波
|
|
三等獎
|
51
|
軍營好兒男
|
通訊
|
商南宣傳部
|
周燁明
|
|
三等獎
|
52
|
人大監督取權的正確歸位
|
言論
|
市人大
|
郭萬寶 馬建良
|
|
三等獎
|
2010年度商洛新聞獎(報刊抗洪類)獲獎作品目錄
序
|
作品標題
|
體裁
|
送評單位
|
作者
|
編輯
|
獎次
|
1
|
我市7縣區再次遭受特大暴雨災害
|
消息
|
商洛日報
|
汪 瑛
|
賈鵬里
|
一等獎
|
2
|
一條橡皮筏救了23人
|
消息
|
商南宣傳部
|
周銀祥
|
|
一等獎
|
3
|
洪水中永生
|
通訊
|
丹鳳宣傳部
|
鞏文超 周文治
|
|
一等獎
|
4
|
直擊竹林關特大水災
|
攝影
|
商洛日報
|
方由朝 方 立
|
|
一等獎
|
5
|
“我是黨員我帶頭,災后重建競風流”
|
通訊
|
山陽宣傳部
|
吳懷玉 權 濤
|
|
二等獎
|
6
|
一切為了人民的安危
|
通訊
|
商洛日報
|
劉少鴻趙有良劉占良
|
劉少鴻
|
二等獎
|
7
|
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漢子
|
通訊
|
商洛日報
|
趙有良 胡世濤
|
支曉宇
|
二等獎
|
8
|
山陽老溝村:倒房133間但無人傷亡
|
通訊
|
山陽宣傳部
|
王榮金
|
|
二等獎
|
9
|
與洪魔抗爭的38小時
|
通訊
|
山陽宣傳部
|
權 濤 劉安鵬
|
|
二等獎
|
10
|
青山作證
|
通訊
|
丹鳳宣傳部
|
鞏文超 周文治
|
|
二等獎
|
11
|
洪水上的生命線
|
攝影
|
商洛日報
|
董維剛
|
|
二等獎
|
12
|
生命之傘
|
攝影
|
商南宣傳部
|
周銀祥
|
|
二等獎
|
13
|
山陽籍企業家王世春向我市災區捐款二百萬元
|
消息
|
商洛日報
|
汪 瑛
|
賈鵬里
|
三等獎
|
14
|
自家損失30萬還幫受災群眾渡難關
|
消息
|
丹鳳宣傳部
|
查斯敏
|
|
三等獎
|
15
|
財政所長救人記
|
通訊
|
丹鳳宣傳部
|
樊利仁
|
|
三等獎
|
16
|
暴風雨中的洗禮
|
通訊
|
洛南宣傳部
|
李 琳 程 剛
|
|
三等獎
|
17
|
鏖戰洪魔保暢通
|
通訊
|
商洛日報
|
汪 瑛
|
張建林
|
三等獎
|
18
|
萬眾一心抗洪救災 齊心協力重建家園
|
專題
|
商洛新聞網
|
張永罡 樊立懷 劉俊利
|
劉兆頡
|
三等獎
|
19
|
危難時刻顯身手
|
通訊
|
商南宣傳部
|
孫傳卿
|
|
三等獎
|
20
|
眾志成城戰洪魔
|
通訊
|
商洛日報
|
趙有良王榮金徐世旺
|
盛長勤
|
三等獎
|
21
|
長溝的重生
|
攝影
|
山陽宣傳部
|
高軍軍
|
|
三等獎
|
22
|
婦女被困乾佑河 民警武警勇營救
|
攝影
|
柞水宣傳部
|
朱忠鑫 樊義博
|
|
三等獎
|
2010年度商洛新聞獎(廣播類)獲獎作品目錄
|
|
序
|
節目名稱
|
類別
|
創作單位
|
主創人員
|
獎次
|
|
1
|
2010年全國競走大獎賽在我市隆重舉行
|
消息
|
商洛廣播電臺
|
雷萍 程燕青
|
一等獎
|
|
2
|
他用生命換來全村人的平安
|
消息
|
山陽廣播電臺
|
張舉來 李 欣
|
一等獎
|
|
|
3
|
咱們村的循環經濟
|
社教
|
鎮安縣廣播電視臺
|
吳相陽張遠銀
|
一等獎
|
|
4
|
大家一起迎世博
|
少兒
|
洛南廣播電臺
|
劉郁 謝文娟 陳曉鋒
|
一等獎
|
|
5
|
7、23抗洪救災特別節目
|
現場直播
|
商洛廣播電臺
|
周吉娜楊磊邵瓊旖程燕青王小衛
|
一等獎
|
|
6
|
山陽緊急安置災民
|
系列
|
山陽廣播電臺
|
張舉來 程同堯 譚曉虹
|
二等獎
|
|
|
7
|
抑制菜價揚湯止沸 不如釜底抽薪
|
評論
|
商洛人民廣播電臺
|
楊 磊 邵瓊旖
|
二等獎
|
|
8
|
馬華的故事
|
專題
|
鎮安縣廣播電視臺
|
夏澤梅
|
二等獎
|
|
9
|
我市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 三年翻了一番
|
消息
|
商洛廣播電臺
|
邵瓊旖楊雪飛
|
二等獎
|
|
10
|
我的新家我做主——科學家裝直播主題節目
|
科普
|
商洛廣播電臺
|
王永明張秀艷
|
二等獎
|
|
11
|
對話魅力馮湘
|
訪談
|
商州廣播電臺
|
王瓊 王文鋒 牛倩
|
二等獎
|
|
12
|
示范村要有示范意義
|
評論
|
山陽廣播電視臺
|
李忠林
|
二等獎
|
|
13
|
驚心動魄兩小時
|
專題
|
山陽廣播電視臺
|
程同堯 史紅艷 張斌
|
二等獎
|
|
14
|
敬老院蓋起豬圈
|
系列
|
丹鳳廣播電視臺
|
高 濤 王泉之 王 莎
|
二等獎
|
|
15
|
用生命詮釋入黨誓言
|
專題
|
丹鳳廣播電視臺
|
張 倩 賀曉霞 孫志宏
|
二等獎
|
|
16
|
投資110多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落戶鎮安
|
消息
|
鎮安廣播電視臺
|
孫建軍
|
三等獎
|
|
17
|
商洛籍選手楊明霞奪得2010年全國競走大獎賽首枚金牌
|
消息
|
商洛廣播電臺
|
程燕青楊雪飛
|
三等獎
|
|
18
|
《鹿城時空》
|
欄目
|
商南電臺
|
張紅梅段陽張璇
|
三等獎
|
|
19
|
同在藍天下——關愛殘疾人專題節目
|
社教
|
商洛廣播電臺
|
劉曉惠 王永明 程燕青
|
三等獎
|
|
20
|
從小愛低碳
|
少兒
|
柞水廣播電視臺
|
凌娜 紀小兵 李婷
|
三等獎
|
|
21
|
我市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考核驗收
|
消息
|
商洛廣播電臺
|
邵瓊旖
|
三等獎
|
|
22
|
趙正永深入商洛市受災地區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
|
消息
|
商洛廣播電臺
|
邵瓊旖
|
三等獎
|
|
23
|
鎮安率先在全省推行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
|
消息
|
鎮安廣播電視臺
|
蔡德銀
|
三等獎
|
|
24
|
小嶺調委會喜獲“全國模范調委會”稱號
|
消息
|
柞水廣播電視臺
|
李娜 楊文麗
|
三等獎
|
|
25
|
商洛首個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項目建成
|
消息
|
柞水廣播電視臺
|
鄧富學紀小兵
|
三等獎
|
|
26
|
創先爭優在基層(三集)
|
連續
|
商洛廣播電臺
|
邵瓊旖王小衛
|
三等獎
|
|
27
|
惠民工程當惠民
|
評論
|
丹鳳廣播電視臺
|
張 倩 賀曉霞 孫志宏
|
三等獎
|
|
28
|
舍己為人的國土干部劉建文
|
專題
|
商洛廣播電臺
|
邵瓊旖劉曉惠
|
三等獎
|
|
29
|
衛生城市大家建
|
專題
|
商洛廣播電臺
|
張莉 趙雯 邵瓊旖
|
三等獎
|
|
|
30
|
兩校合并 讓更多的孩子充分享受優質教育
|
社教
|
商洛廣播電臺
|
王小衛 趙 雯
|
三等獎
|
|
31
|
人間有愛冬不冷
|
社教
|
山陽廣播電視臺
|
鄧金鋒王小娟
|
三等獎
|
|
2010年度商洛新聞獎(電視類)獲獎作品目錄
編號
|
節目名稱
|
類別
|
創作單位
|
主創人員
|
獎次
|
1
|
回良玉在我市考察指導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
消息
|
商洛電視臺
|
吳曉來
|
一等獎
|
2
|
少年被困洪水消防生死營救
|
消息
|
山陽廣電臺
|
程同堯史紅艷
|
一等獎
|
3
|
牽手災區
|
連續報道
|
商洛電視臺
|
吳曉來 郭宏 陳超 陳潑
|
一等獎
|
4
|
生死大營救
|
紀錄片
|
山陽廣電臺
|
汪幣樺程同堯
|
一等獎
|
5
|
柞水十年之綠
|
紀錄片
|
柞水縣電視臺
|
伍淑軍 鄧富學 孟博
|
一等獎
|
6
|
烤煙漂浮育苗
|
科普
|
洛南電視臺
|
阮龍雛 陳曉鋒 劉郁 黃旭
|
二等獎
|
7
|
新聞特寫:悲情竹林關 信心竹林關
|
消息
|
商洛電視臺
|
吳曉來 趙瀟 劉嬌
|
二等獎
|
8
|
我市所有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
消息
|
商洛電視臺
|
吳曉來、王紅俊、史紅艷
|
二等獎
|
9
|
創衛不能“關門大吉”
|
消息
|
商洛電視臺
|
翁斌 李嘉
|
二等獎
|
10
|
公安武警徒手救出三條生命
|
消息
|
商南電視臺
|
趙 健張海峰
|
二等獎
|
11
|
金絲峽被困游客平安回家
|
消息
|
商南電視臺
|
王煒娜任 雯
|
二等獎
|
12
|
回良玉深入丹鳳指導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
消息
|
丹鳳縣電視臺
|
魏朝榮 王泉之 孫志宏
|
二等獎
|
13
|
災區的冬天暖融融
|
連續報道
|
商洛電視臺
|
馮笑 李曼 徐思源 蘇曉潔 宋婷
|
二等獎
|
14
|
探索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新途徑
|
專題
|
柞水縣電視臺
|
伍淑軍 劉寶權 梁紅
|
三等獎
|
15
|
圓夢
|
紀錄片
|
洛南電視臺
|
黨玖凌 阮龍雛 黃繼勇
|
二等獎
|
16
|
《讀書樂》
|
欄目
|
商州電視臺
|
李華王萌子彭文霞姚永松王文峰
|
三等獎
|
17
|
癡心為農終不悔
|
社教
|
商洛電視臺
|
李嘉 翁斌
|
二等獎
|
18
|
有這樣一名警察
|
社教
|
商州電視臺
|
劉永紅劉 莉 王瓊
|
二等獎
|
19
|
點亮《街燈》
|
訪談
|
商洛電視臺
|
郗湛 馮新勇 馬陽
|
三等獎
|
20
|
柞水新聞
|
節目編排
|
柞水縣電視臺
|
梁紅 李娜 石小濤
|
二等獎
|
21
|
數千群眾淚別救人英雄----劉建文
|
消息
|
商洛電視臺
|
陳永輝
|
三等獎
|
22
|
商南7.24特大洪災致使滬陜高速中斷
|
消息
|
商南電視臺
|
程繼鵬朱 燕
|
三等獎
|
23
|
直擊“7.24”特大暴雨洪災
|
消息
|
商南電視臺
|
王秦禹王煒娜
|
三等獎
|
24
|
竹林關災區師生共度災后第一個教師節
|
消息
|
丹鳳電視臺
|
張 倩 賀曉霞 劉 莎
|
三等獎
|
25
|
暴雨突襲滬陜高速丹鳳段一度中斷
|
消息
|
丹鳳電視臺
|
余 斌 張 倩 郭 棟
|
三等獎
|
26
|
商州60歲以上農村老人首次領到“新農保”養老金
|
消息
|
商州電視臺
|
楊運良王萌子
|
三等獎
|
27
|
樊淑嬋榮獲陜西“十大孝子”稱號
|
消息
|
商州電視臺
|
張李婷程 丹
|
三等獎
|
28
|
柞水縣節能減排: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
消息
|
柞水電視臺
|
孟博 梁紅
|
三等獎
|
29
|
班長焦劍:我不上誰上
|
消息
|
柞水電視臺
|
石小濤 梁紅
|
三等獎
|
30
|
柞水發現一唐代寺廟群遺址
|
消息
|
柞水電視臺
|
石小濤 梁紅
|
三等獎
|
31
|
十年新商洛
|
連續報道
|
商洛電視臺
|
吳曉來 張丹陽 陳永輝
|
三等獎
|
32
|
循環經濟跨越
|
連續報道
|
商洛電視臺
|
郗湛 唐華平 馬陽
|
三等獎
|
33
|
科技特派員舞起產業龍頭
|
連續報道
|
商州電視臺
|
劉永紅 劉 莉 王瓊
|
三等獎
|
34
|
永恒的記憶
|
紀錄片
|
洛南電視臺
|
黨玖凌 陳曉鋒 黃旭
|
三等獎
|
35
|
政風行風大家談
|
欄目
|
商南電視臺
|
朱 燕 姚遠偉 李 陽
|
三等獎
|
36
|
炒股美夢破滅記
|
社教
|
商洛電視臺
|
王浩 付亞鵬 柯偉
|
三等獎
|
37
|
走進新商洛
|
社教
|
商洛電視臺
|
張貽元 翁斌 張晉安
|
三等獎
|
38
|
雞鳴洛河畔
|
社教
|
洛南電視臺
|
席燕 陳曉鋒
|
三等獎
|
39
|
秀美鎮安
|
社教
|
鎮安電視臺
|
張云貴
|
三等獎
|
40
|
愛,讓他們快樂成長
|
社教
|
商州電視臺
|
范三虎 閆 欣 程小紅
|
三等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