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趙有良 見習記者 馬澤平)平坦的水泥路綠樹夾道,別致的農家小院土菜飄香,花木扶疏的銀杏園里游客攢動……走進柞水縣石甕鎮東甘溝村,這里的農家樂集群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東甘溝村是一個僅有3個村民小組、798口人的小山村,有黨員38人。近年來,村黨支部依托臨近柞水溶洞景區的優勢,緊緊圍繞“富民和諧”黨建主題,以“旅游開發上水平、科學發展建新村”為目標,按照“支部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協會運作”的思路,大力發展農家樂集群,打造鄉村生態旅游支柱產業,強力推進村級黨組織晉檔升級。村黨支部規劃設計了陜南生態民俗村建設方案,成立了云臺山旅游開發公司,建立了3個農副產品加工點,開發了銀杏茶、銀杏果特色旅游產品,扶持村民精心搞好農家樂的規劃建設與經營管理。在農家樂生態民俗村建設上,按照“青磚、白墻、格子窗”的徽派建筑風格,對全村所有民居進行新建和改造,高標準建成了以銀杏山莊為代表的30戶農家樂集群點,升級改造景區道路4公里,建設停車場2個、垃圾站4個,硬化、綠化、亮化了村居環境,建起了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充分挖掘鄉村文化底蘊,成立了村民間藝術社,不斷挖掘柞水漁鼓、花鼓、二簧、民歌等原生態民俗文化,樹立起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的農家樂生態村形象。村黨支部采取“支部+協會+農戶”的模式,組建了東甘溝村農家樂協會,對全村農家樂經營戶統一制作指示牌,統一配備餐具灶具,定期舉辦農家樂烹飪技術和菜品營養搭配培訓,設立黨員衛生監督崗,評選樹立黨員示范戶和模范經營戶,黨員示范戶徐家斌的“杏園農家”生意紅火,每年純收入8萬多元,他幫帶的兩家農家樂收入也分別達到4萬元。
支部引領、黨員示范、協會抱團聯動經營,東甘溝村的鄉村生態游產業快速抬升:去年該村人均收入躍升至10021元,僅農家樂生態旅游一項人均增收4915元,占總收入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