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后,近期分別與重要貿易對象國英國、日本和加拿大領導人進行會談,以上國家均顯示出謹慎的交流態度。受美方著手在關稅、匯率等領域進行保護主義活動影響,多國面臨政策調整壓力,并表示貿易和經濟將受到美新總統政策沖擊。歐洲更是從唇槍舌劍發展成為實質抗衡,由于美國醞釀推出類似“邊境稅”等不公平稅種,歐盟的法務商業團體已表示將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層面發起訴訟。
貿易對象國謹慎應對特朗普
特朗普上任后,先后在白宮會見了英國、日本和加拿大領導人,經貿關系均是對話重點。但在特朗普反全球化、欲推翻多項自貿區協議的背景下,與其會見的領導人均表現出謹慎姿態,以換取美國收斂的政策態度。
特朗普本周13日在白宮會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并舉行共同記者會,兩名領導人在貿易和移民問題上持有的不同立場引人關注。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經一再強調要大幅修改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在1990年代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稱美國在這一自由貿易安排中受到不公平對待。
不過,在與特魯多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特朗普將其論調“外交化”,表示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問題遠不如與墨西哥的嚴重。他說:“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關系十分重要。我們會做出細微調整,讓兩國都受益。我們與加拿大的貿易情況遠沒有南部邊境的問題嚴重。很多、很多年以來,在我們的南部邊境發生的經貿交易對美國一直極不公平�!�
在與特朗普的首次會晤中,特魯多謹慎地了避開了關于美加貿易關系的問題。他表示,希望兩國一直是彼此最重要的伙伴。
“有時我們在觀點上存在不同,但一直以堅定且尊重的方式解決。讓我來說教他國如何選擇自己的政府,是加拿大人最不希望看到的,”特魯多稱。
特魯多希望與美國“互相尊重”,并補充說這是好事情,因為鄰國關系非常復雜,兩國之間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總是保持一致。
外界將特魯多的表現稱為“平衡”,顯示在美保護主義升溫背景下,鄰國的既有貿易政策承壓。
表現出相似謹慎態度的還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與特朗普10日在白宮會談,不僅獻上投資合作大禮,還將貿易、匯率等美國頻頻施壓的敏感問題“推脫”給財長級別對話解決。
安倍晉三表示,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時同意,匯率議題應留給兩國財經官員討論�!爱斘覇为毢涂偨y在白宮時,我告訴他,我們兩位領導人直接討論匯率議題,并不恰當�!卑脖对谌毡緡鴷鞒鋈缟媳硎��!皡R率議題最好由我國財務大臣和美國財政部長來處理�!卑脖侗硎�,特朗普同意這個建議。
其實,安倍在赴美前就給特朗普送上了一份“大禮”,宣布日方將在未來10年投資約1500億美元在美創造70萬個就業崗位。而在訪美期間,安倍繼續開啟送禮模式。
據報道,安倍在會談中提出,為進一步深化兩國經濟關系,將開展由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和美國副總統彭斯牽頭的“跨領域”新經濟對話。特朗普對此表示同意。根據日方的說明,新經濟對話的主要課題除了兩國在宏觀經濟方面以及在基礎設施、能源等相關領域的合作外,還包括雙邊貿易框架磋商。
特朗普一直認為美國在對日貿易中吃了虧,要求改變這種情況。在經貿談判模式方面,他主張開展日美雙邊談判,希望借美國的強勢地位迫使日本作出更多讓步。而日本則一直拒絕一對一談判,主張進行類似“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的多邊談判,以多邊機制爭取更大利益。分析人士認為,安倍此次提出開展新經濟對話,實際上是接受了雙邊談判模式,對特朗普作出了妥協。
去年剛剛舉行脫離歐盟公投、反一體化的英國,反而成為與特朗普能夠積極呼應的貿易國。特朗普在1月底會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時表示,英國完成“脫歐”程序后,美英將“盡早”簽署自貿協議。英國“脫歐”后,離開歐盟單一市場,尋求與美國更密切商業關系成為現實需要。
特朗普提名的美國駐英國大使人選特德·馬洛克此前接受采訪時透露,兩國將在一年內簽署雙邊貿易協定,相關談判不會超過3個月。梅訪美的重要議程就是貿易合作。美國是英國的最大出口國。
特朗普參與美國競選以來的激進態度一度令全球不安,但分析認為,貿易對象國帶有謹慎態度的接洽給外界傳達了較為穩定的信息。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就從日美會談窺探美國政策還將具有穩定性。文章指出,雖然安倍并未從特朗普那里得到任何具有切實意義的公開承諾,但他成功地與這位新總統建立了積極融洽的關系。鑒于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本能,這不能不說是安倍的一項成就�!翱紤]到特朗普在亞洲面臨的問題的復雜性,他反復無常的性情仍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但我們有理由期待,特朗普時代,美國對亞洲的態度將繼續遵循幾十年來一直支撐美國對外政策的基本、有效的原則�!�
保護主義升溫引歐美沖突
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在特朗普上臺后基本被判“擱淺”,歐美協作紐帶變得薄弱。當前,歐盟方面不僅忌憚特朗普對歐洲大陸一體化的負作用,還著手通過法律訴訟遏制其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據外媒報道,歐盟和其他貿易伙伴國的律師團隊已展開準備工作,擬向美國的“邊境稅”提案發起法律挑戰,這可能觸發世界貿易組織史上最大的案件。
目前,美國國會中的共和黨人正試圖說服特朗普總統支持對美國公司稅制進行大幅改革,包括建立一套“邊境調整”制度,它將意味著進口要納稅,而出口免稅。
稅務專家們表示,如果美國采用這一機制,那將代表著全球企業稅制出現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調整。世貿組織成員國和貿易專家們警告,這可能將給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一個重大挑戰。
分管歐盟貿易政策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告訴《金融時報》,歐洲希望避免與美國發生貿易戰爭,因為那將對世界經濟造成“災難”。但他明確表示,歐盟將愿意對美國采取行動——無論是針對“邊境稅”提案,還是針對其他任性的貿易壁壘的建立�!叭绻腥嗽谛袨樯线`反我們的利益或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反應機制,”他表示�!拔覀冊跉W盟內部有所有的法律安排,但我們也是世貿組織等全球安排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在貿易方面尊重全球規則基礎�!�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世貿組織貿易爭端專家鮑恩表示,“邊境稅”這樣的案件中敗訴,可能導致每年約3850億美元的針對美國的貿易報復。這將比世貿組織史上最大裁決的數額高出近100倍�!斑@里的問題比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通常處理的糾紛大得多,根本不在同一個數量級上,”鮑恩表示。
日內瓦一位高級貿易官員表示:“我們的初步評估是,它肯定不會與世貿組織相容�!�
特朗普尚未支持關稅構想,這個構想是由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以及眾議院負責起草稅法的籌款委員會的主席凱文·布雷迪推動的。但是顧問們贊賞這個構想,在他們看來,世貿組織對美國這樣基于收入的稅制沒有公平對待,該構想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途徑。布雷迪表示,他希望確保任何改革都遵守全球貿易規則�!拔覀冋龔脑O計上確保它與世貿組織相容,”他表示。
本周末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將在布魯塞爾迎來美國副總統彭斯,他稱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將成為歐盟國家結成新貿易聯盟的機會。
容克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現在每個人都在談論關于特朗普和英國‘脫歐’的問題,目前對歐洲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是團結一致共同向前的時候了。但我擔憂英國人會試著分化其他27個成員國�!�
作為跨大西洋聯盟形成和維系的思想基礎,美歐共同價值觀在“特朗普時代”漸行漸遠。正如法國總統奧朗德所言,美國與歐盟間“長期而堅固的”關系始終建立在價值觀基礎之上,并將其“自由、人權、民主、法治”等價值觀的推廣作為全球戰略目標。特朗普就任總統后,美國開始奉行保守、孤立主義的“美國優先”理念。而在歐洲,多邊、多元主義仍是大多數國家的主流思想。經特朗普顛覆之后的美國價值觀當前正對歐洲政壇形成劇烈沖擊。值得注意的是,受特朗普政府鼓勵的歐洲內部“非建制派”政治力量進一步上升,美歐價值觀共同體面臨垮塌的風險。
由于在貿易、匯率政策上觀點不同,美歐經濟關系也即將重新洗牌。一方面,隨著特朗普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美歐TTIP也將無疾而終。美國白宮官員認為,TTIP不過是將美國同歐盟成員國罩在一個屋檐下、“披著雙邊貿易協定外衣的”多邊協定。而歐盟高官也承認,“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美歐貿易談判被打入冷宮”。
多國警示美政策負面效應
面對特朗普和其保護主義傾向的貿易政策,多個國家近期發布風險警示,稱自身經濟增長可能面臨挑戰,未來須準備對策。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對美日貿易逆差表示擔憂,并稱日本對美汽車出口存在不公平行為,指責日本政府操縱日元匯率以獲取不公平競爭優勢。日本內閣府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美國等地出口增長提振,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連續第四個季度擴張。但共同社刊文警告,日本出口驅動型增長模式或因美國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變化而面臨挑戰。對此,共同社認為,內需疲軟將使日本經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沖擊,如果美國貿易政策的潛在變化導致世界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靠出口驅動的日本經濟或將受到拖累。
歐盟委員會也在發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時稱,特朗普在關鍵政策領域的立場仍不明確,并且英國計劃于3月底觸發“脫歐”談判,由此引發的全球不確定性意味著,歐洲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已經加大,對外貿易可能面臨沖擊。歐盟經濟事務委員莫斯科維奇公開表示,盡管美國新政權推出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可能促進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但從中期來看,美國從緊的貿易政策將損害全球貿易。他說,歐盟需要謹慎應對此趨勢,并保持與美國合作的姿態,維持盟友和伙伴的關系。他指出,特朗普政權顯示出的保護主義傾向“毋庸置疑”。歐盟亟須理解美國新領導人對關鍵領域的影響,包括銀行業監管、財政合作、稅務和貿易標準等。
歐洲其他領導人最近也公開提示“特朗普風險”:比利時首相聲言歐洲不再是美國的“玩具”;法國總統表示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指手畫腳的做法“令人難以接受”;歐洲理事會主席強調將美國總統列為“歐盟面臨的全球威脅之一”。
對于歐洲而言,特朗普效應可能來的更早。日經新聞社文章稱,特朗普上臺后首先敲打墨西哥,接下來將矛頭對準日本。特朗普或許認為應先讓容易對付的對手接受自己的要求,然后應對更加難纏的國家。隨著美國與日本之間已經握手言和,所以德國成為新的目標或將難以避免。
特朗普政權新成立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表示,歐元是“被顯著低估的‘隱性的德國馬克’”,表示利用這一貨幣貶值,“德國持續將歐盟內的其他國家和美國作為食物”。
“(這是)美國重商主義與德國重商主義”的對立,花旗集團如此解讀納瓦羅的發言,并將其定位為“美國掀起貨幣戰爭的宣戰書”。
如果是在以前,德國能借助歐元這一隱身衣,處在貨幣對立這一暴風圈外。但特朗普政權看透了“被低估的馬克”這一歐元的本質。
作為受益于美國貿易逆差的國家,2016年日本超過德國,躍居第2位。但是,從歐元區整體來看,對美貿易的不均衡與日本相比明顯更加嚴重。僅從德國一國來看,2016年對美國就出現了創歷史新高的貿易盈余。
從歐元區整體來看,正面臨需求不足。為此德國通過“被低估的馬克”,借助外需加以彌補。而美國正在受到連累。這是納瓦羅的理解。
據花旗集團表示,按照特朗普效應影響設想,今后德國和歐元區前景有2個方向。其一是面對德國不間斷的重商主義,特朗普政權將通過誘導歐元升值加以對抗。在這個過程中,德國等歐元區的核心國家將面臨低通貨膨脹,而意大利等非核心國家將更加脆弱。這猶如1990年代以后的日本所面臨的經濟陷阱。
另一個前景是德國實施財政刺激。隨著德國通貨膨脹率上升,歐元區整體擺脫低通貨膨脹將成為可能。但風險在于德國可能出現泡沫以及隨后泡沫的崩潰。這種情況令人聯想起19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記者 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