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日本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新發布的研究成果顯示,他們利用人類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制作了能發育成胰腺細胞的胰芽細胞,移植到實驗鼠體內后,確認能正常發揮作用。未來有望利用這一技術開發糖尿病新療法。
iPS細胞是體細胞經誘導因子處理后轉化而成的干細胞,其功能與胚胎干細胞類似,能發育成多種組織和器官。胰芽細胞能發育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等胰腺的各種細胞。
京都大學研究小組利用iPS細胞培養胰芽細胞時,不是在培養皿中進行平面培養,而是讓胰腺前驅細胞漂浮在培養液中,使其成為團塊狀,制作出如同胰腺在胎兒體內發育的環境,然后添加3種促進分化的蛋白質,最終團塊中約40%的胰腺前驅細胞發育成胰芽細胞。
研究人員將培育出的胰芽細胞移植給十幾只實驗鼠后,發現這些胰芽細胞形成了類似胎兒胰腺的組織結構,最終分化出能根據血糖值上升而分泌胰島素的成熟胰腺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