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倪閩景感到無奈的是,目前,上海還有5000余家機構從事青少年、幼兒的教育和輔導工作,但是,教育行政部門無權監管。
代表建議
“早知者”不等于“早慧者”
“早知的學生就是早慧的學生嗎?”楊振峰反問道,這是一個誤區,值得所有家長關注。提前學習,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未必有益,說不定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養成。在建平中學的家長會上,老師經常會勸家長,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體育運動、參觀博物館等活動比參加輔導班更有意義,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明,校外輔導對孩子的學習有明顯的、直接的幫助。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養成正確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而不是通過校外的輔導、練習可以提高成績。 ”倪閩景補充道。
青少年培訓機構需前置審批
目前,家長間仍流傳一些涉及小學生的學科競賽,其實,這些競賽都是各個社會輔導機構舉辦的。目前,所有針對小學生的,涉及語、數、外等學科競賽和培訓的,都不在教育部門審批范圍。
如何規范中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倪閩景建議道,從源頭抓起,所有涉及從事未成年人培訓的機構,要去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前置審批。舉辦者提前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后,由教育行政部門對培訓機構的舉辦者資質、場地規模、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審批、認定。通過審核的機構才有資格從事未成年人的培訓工作,便于有關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管,保護更多家長和學生的權益。
“奉賢經驗”提升教育美譽度
“從2008年開始,奉賢區7000位一線教師都簽訂一份 ‘師德承諾書’,承諾不開展有償家教,不去校外輔導機構兼職。 ”倪閩景介紹說,奉賢區教育局為整體提升師德水平和教育質量,根據有關法規,制定了 “五個不準”:一、不準對本校學生實施有償家教,嚴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區名校長、名導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學校中層及中層以上領導班子成員、區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及黨員教師從事有償家教;二、不準向學生、家長索要錢物,推銷商品或擅自向學生收費;三、不準有體罰、變相體罰及其他侮辱學生的行為;四、不準參與賭博;五、不準酒后駕車。
教育局還將這“五個不準”規定張貼在奉賢區的校園、社區公告欄內,并公布了舉報電話。如果有哪個教師違反了已經簽下的師德承諾,學校將對其開展誡勉談話;對屢教不改者,學校還將作出師德不合格的處理。
建立校外教師準入門檻
郭雄表示,教師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教學能力,還需要精通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公辦學校,教師上崗前,需要經過市級、區級、學校組織的三級培訓、由骨干教師帶教培訓。一年后,經過各類考核合格的人員,才可以正式上崗。
“校外輔導機構的師資隊伍值得關注,建議建立準入‘門檻’。 ”郭雄呼吁道,教育行政部門或各個專業協會可以對教學從業人員實施專業準入制度,通過專業考核的人員才可以走上講臺;有關注冊部門還要對從事未成年培訓的機構實施登記和督查制度,避免出現“隨意注冊、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