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關鍵在于提升質量。”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29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作出上述表述。
尹中卿指出,我國城市數量已從1978年的193個,增加到了2011年的657個。同時建制鎮從2173個增加到了19410個。但是,城鎮發展卻規模偏小,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差,綜合承載能力不足,集聚產業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
“與20年前相比,我國建制鎮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甚至還有所下降。”尹中卿表示,截止到去年底,全國還有20%的小城鎮沒有集中供水,有80%的小城鎮沒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縣域城鎮建成區平均人口7000人左右,而有相當多的建制鎮的居民不足5000人。另外,在鎮區規模上,絕大多數建制鎮規模仍處于兩平方公里以下。
尹中卿表示,應通過完善財稅投融資體制,增強縣域財力,消除現在普遍存在的市管縣、市壓縣、市卡縣、市吃縣、市刮縣等等現象,調動更多的資金投向縣域城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強調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要防止盲目地追求城市的豪華化、防止不斷地強化投資的驅動、防止加劇產業的雷同和產業的過剩、防止繼續走圈地的道路、防止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造成農業的萎縮。(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