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將孩子抱到病房后,發現這個孩子的身體有點發紫,便考慮可能有低血糖的情況,如果是低血糖就要喂奶。而這個孩子的吸吮能力比別的孩子稍差,孩子母親此時又沒奶水,就讓大人把引管和母親的奶頭一起放到孩子嘴里。
對于是否嗆奶一事,徐艷說,因為孩子身體發青的情況沒有好轉,護士就把孩子抱到兒科了。但因家屬堅持認為是嗆奶了,所以醫生給孩子做了檢查,卻沒發現氣管里有奶水,拍胸片也沒發現其肺里有東西。
李瑛稱,任何原發于肺部的疾病都可能造成肺出血,死亡率很高。楊洪波的孩子出生后兩個半小時被送到新生兒科,診斷為新生兒濕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出生后四天出現肺出血。一連串的專業術語,聽得記者一頭霧水。
李瑛說,導致新生兒聽力障礙的原因很多,母親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都有可能�;純撼霈F這種情況院方也很惋惜,但孩子目前的狀況與醫院沒有醫學上的關系。無論他們申請鑒定還是到法院,醫院都會積極配合。
記者探訪孩子只會笑說不出一個字
記者日前來到楊洪波夫婦位于昌平的家。屋子收拾得很干凈,卻看不到一張孩子的照片。
為了照顧孩子,李玉華辭掉了工作,只靠楊洪波每月5000多元的收入維持生活。如今,他們已欠下十多萬元外債。今年4月,他倆把兒子送回黑龍江楊洪波父母家,因為李玉華必須得找份工作。
孩子的叔叔給孩子拍下視頻發給他們。視頻中,楊母抱著小棋宇不停地對著鏡頭說:“快叫媽媽!”可小孩只會笑,卻說不出一個字。
李玉華特別注意觀察兒子對聲音的反應,只要大人在他側面或后面叫他,他就完全沒反應;只能是貼在他耳邊大聲嚷,他才會扭頭看一眼。
專家說法醫療事故鑒定對醫院有利
中國衛生法學會理事萬欣對記者說,在醫患糾紛中,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等,是維權的最大障礙。主要體現在:患者不具有醫療知識,對于診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是否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搞不清楚,無法及時掌握完整病歷。
萬欣介紹,目前北京市范圍內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醫療事故率低于全國平均60%的水平,平均僅在20%左右(即僅有20%左右的醫療糾紛被鑒定為醫療事故),部分區縣的醫療事故率甚至低于10%�?傮w而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對醫療機構比較有利。
發生醫患糾紛最好先經調解
萬欣同時指出,雖然鑒定的醫療事故率比較低,但除了醫療事故外,醫院存在醫療過錯也是需要賠償的,而在醫療鑒定中,醫院被認定有過錯是常有的事,因此在醫療糾紛中,對患者完全不賠的案例是少之又少的。
萬欣說,如何保證鑒定結果公平公正?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程序透明、人員資質、利害關系回避、出庭質證、錯案問責等多方面著手解決。
目前,發生醫療糾紛后到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是個不錯的辦法。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坐落在西城區富國街2號。調解是免費的,而且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即便委托律師代理,收費也比訴訟階段代理費低。
一般情況下,當事人材料提交齊全之日起45個工作日內就可結案,但調解需要雙方都同意才行。如果調解不成,患方仍有權起訴。
記者手記
看到視頻中小棋宇對著鏡頭時茫然的眼神和木訥的表情,很多人都會心痛。他才一歲多,還不知道如果將在一個幾乎無聲的世界里生活,將會怎樣地恐懼和無助。
面對記者的采訪要求,海淀婦幼沒有回避。徐艷副院長說,無論作為母親還是醫生,她都同樣心痛;而楊洪波夫婦也最終選擇了理性維權。在這起醫患糾紛中,沒有發生人們擔憂的極端行為。
可立案已過了9個月,還沒等來開庭的消息。醫患糾紛直接關系著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如果程序讓人感到的是冰冷,那法律的尊嚴就會打折,畢竟和諧是需要大家來共同創造的一種氛圍。 (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