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村民為離婚排起長隊——
春運期間買火車票擁擠的場景,近日出現在云巖區婚姻登記處。云巖區數百村民扎堆來到婚姻登記處,就為辦理離婚手續。在這里,排不上隊的大吵大鬧,內心不想離的憂心忡忡,拿到離婚證的內心亢奮。排隊的人中,下有剛結婚兩三個月的青年夫婦,上有坐在輪椅上的八九十歲老人。
云巖區這股離婚熱潮已經在當地持續了一周左右。近一周來,云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平均每天要辦理離婚手續120余對,與以前每天20余對形成巨大反差。而離婚熱潮出現的時間,正是云巖區向轄區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農房確權登記宣傳一周之后。不少村民表示,離婚就是為了增加農房確權面積。
現場:離婚要排隊拿號
昨日上午10時許,整個云巖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被前來離婚的村民擠得水泄不通。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被兒女們用輪椅推著,前往大廳辦理離婚手續。黔靈鎮改茶村一位68歲的村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和老伴感情很好,但是為了給兒女們留下更多的有正規手續的房子,他們決定前來離婚。他在云巖區房屋確權登記的宣傳資料上看到,一戶能確權的房屋面積為240平方米。如果他和老伴離婚了,一戶就成了兩戶,能確權的房屋面積就達到了480平方米。正是如此,現場許多拿到離婚證的村民沒有絲毫悲傷氣息,反而是興高采烈地一起回家。
幾百人突然涌來,讓這個平日里只有幾十人的婚姻登記大廳不堪重負。除了原來登記離婚的一個窗口,其他登記結婚的窗口也在辦理離婚登記。整個大廳地上滿是煙頭、垃圾,排隊的人為了看前面的辦理情況,站到了椅子上。
大廳旁,代寫離婚協議的地方人潮涌動,一些人拿到“標準”的離婚協議后,就簽字按手印。在填寫離婚理由時,“因夫妻倆沒有共同語言,感情破裂,經常吵架”成為標準格式。
一位準備辦理結婚證的市民感慨,這是他見過的最“和諧”的離婚場面,夫妻雙方笑呵呵地寫離婚協議,笑呵呵地辦理完離婚手續離開。
在這些排隊離婚的人中,不少人在清晨6點就來了,但是前一天來離婚的手續還未辦完,他們只能進行漫長的等待。
下午4時許,由于沒有專門對排隊離婚的村民進行疏導,出現了插隊,整個大廳頓時吵成一片,人群中甚至出現了推搡。后來,兩位村民站到了登記的工作臺上,他們清點前來離婚的人,每戶只準一人留在大廳。工作人員從工作間寫號,讓這兩名維護秩序的村民幫忙發號,被喊到號數就前來辦理離婚手續。下午5點,婚姻登記處下班,許多人還央求工作人員收下他們的離婚材料。
故事:全家離婚“總動員”
郭朝清(化名)今年65歲,家住東山村旭東路。他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家中有近1000平方米的房屋。云巖區這次農房確權的政策出臺后,他們的鄰居們紛紛辦理離婚手續。為了不讓子女“吃虧”,全家人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全家離婚。
“沒想到孫子都上班了,我們還離婚,這聽起來有點好笑。但從實際利益出發,我們不得不如此。”郭朝清一本正經地,如果自己和老伴離婚了,肯定是要住在一起的,“我擔心的是子女們離婚,一旦他們假戲真做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會因此毀掉。但在女兒們的說服下,我還是同意他們離婚。你想,如果別家都離婚了,我家不離,那子女們不是很吃虧?”
他的擔憂較有代表性,許多老人對于自己兒女離婚都憂心忡忡。一位前來離婚的老人說,他寧愿自己和老伴離婚,也不讓孩子們離婚,因為他看到過許多“假戲真做”的案例。
云巖區一位從事房屋征收的干部告訴記者,在現實生活中他遇到過許多假離婚,最后成真離婚的家庭。他印象中最為深刻的就是某個項目拆遷時,一家人為了有更多戶頭從而獲得更高補償,弟弟和姐姐家都辦理了離婚手續。離婚補償后,姐夫和弟媳“私奔”,兩個家庭因此破裂。他感慨,這是金錢不能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