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堅持生態為重,形成循環發展、持續發展新優勢。今后五年,我們將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加快實施秦嶺山地生態功能區和水源保障區生態環境綜合保護工程,大力實施丹江流域綜合治理,全面綠化城周及公路沿線荒山,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生態縣區、生態鎮和生態村,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環境整治,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讓商洛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加快推進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和尾礦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重點抓好10大循環產業鏈、20個循環經濟標志性工程建設,培育1個國家級10個省級50個市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建成3個省級5個市級循環經濟園區,實現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城市目標。
三是堅持創新為魂,注入開放發展、創新發展新動力。今后五年,我們將繼續推進經濟、社會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企業、財稅和投融資等領域改革,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加強科技和人才工作,大力實施“51158”工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使創新成為我市發展最強勁的動力。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經濟的外向度和融合度。全面實施中小企業培育計劃,大力倡導全民創業,鼓勵自主創業,支持家庭創業,不斷提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
四是堅持民生為本,譜寫和諧發展、安全發展新篇章。今后五年,我們將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健全新增財力80%用于民生的長效機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全市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健全群眾利益維護機制,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始終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構建完善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體系,鞏固發展社會安定、百姓安寧的良好局面。
三、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
今年黨的十八大將要召開,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經濟增長13.5%左右,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均增長1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5%和1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CPI漲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節能減排指標控制在省上規定的范圍之內。
(一)進一步強化項目帶動,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
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不動搖,狠抓重大項目建設不放松,繼續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全市安排1億元以上項目前期費,重點推進150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實施市級重點項目150個,年度投資220億元,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不低于26%。
一是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實施重點產業項目100個,年度投資110億元。重點抓好國電公司丹江商南境內梯級水電開發、凱迪公司生物質能源綜合開發和同興軋鋼公司40萬噸中板生產線等項目建設,啟動熱電廠、汽車零部件、鎮安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建設,加快天成萬豪、萬國生態度假等五星級酒店建設,力促丹鳳堯柏龍橋廢棄物綜合利用、西部鑫興鉬深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
二是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配合西康、西合鐵路復線建設,爭取西商二線“五一”前通車、山柞高速開工建設。積極推進202、307省道洛南過境路、102省道鎮安過境路建設,加快建設商鄖路等出省通道,改造縣鄉公路125公里,建設通村水泥路200公里。加快市區一級客運站建設,鎮安、柞水兩個二級客運站建成投運。實施330KV旬商線和330KV豐張輸變電工程,新建改造110KV輸變電線路4條、35KV線路4條,完成392個行政村農網改造任務。扎實推進無線城市建設,新建城鄉基站350個。
三是強化項目建設保障和監管。不斷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加強政府投資引領作用,積極向上爭取投資,擴大信貸投放規模,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力爭城投債順利發行。強化立項、審批、用地、征遷等關鍵環節的服務保障,加強工程監理、監察和審計,對所有政府性投資項目嚴格預決算審查,確保工程質量、資金安全和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