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加快城鄉統籌發展
圍繞建設文明宜居城市,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進一步強化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面改善城鎮人居環境,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42%。
一是加快推進商丹一體化建設。編制完成商丹一體化建設規劃,啟動丹鳳縣撤縣設區工作,抓緊實施312國道二改一工程,積極做好丹江干流綜合治理前期工作,力爭早日列入中省盤子并開工建設。
二是加大中心城市建設力度。加快編制中心城市和重要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啟動編制城市道路、城市景觀、集中供熱供氣等專項規劃,中心城市詳細規劃覆蓋率達到90%。堅持新城建設與舊城改造并舉,西街舊城改造和蓮湖東側舊城改造完成拆遷和安置房建設,加快推進環城北路、商鞅大道等重點工程建設,完成龜山大道、西商二線市區連接線跨丹江大橋、市建筑垃圾處理場和城區雨污分流管網等工程,啟動建設文化藝術中心,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人防工程建設,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繼續抓好城區“退二進三”工作。
三是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突出縣域歷史文化特色,合理確定縣城規模、建筑風格、功能定位和人口密度,統籌安排縣城空間發展次序,完善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加快縣城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推進沙河子省級重點示范鎮建設,完成新區道路及綠化亮化工程,加快公共服務設施、新區保障房建設和建成區改造,適時啟動示范鎮管理體制改革。制定出臺傾斜支持政策,啟動建設市級重點鎮10個。
四是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形成城管牽頭、部門聯動、街道辦和社區負責、市民參與的“大城管”格局。啟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和“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加強市政和環衛設施建設,組織開展亂占亂建專項整治,堅決糾正占道經營、亂停亂放、亂倒亂排行為。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創建省級園林單位2個、市級10個,完成丹鳳、山陽兩縣省級園林縣城創建任務,啟動山陽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工作。
五是繼續推進農村居民進城落戶。進一步完善各項保障措施,大力推行一元化戶籍管理,優先解決在城市出生的非城鎮戶籍青少年落戶,今年力爭實現農村居民進城落戶6萬人,使他們盡快融入城市生活。
(六)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創造優良發展環境,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一是繼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抓好財稅體制改革,制定出臺支持發展飛地經濟的具體政策。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成縣區文化事業單位改革任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認真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辦醫,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盤活現有存量資源。完善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二是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用足用好外貿扶持政策,重點支持太陽能電池、有色金屬和農副產品等出口,促進外貿穩步增長。以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為重點,大力開展依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力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80億元。
三是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認真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持非禁即入、降低門檻,以創新型科技企業和小型微型企業為重點,放開搞活非公有制經濟。積極搭建創業輔導和咨詢服務平臺,強化勞動技能和市場知識培訓,在釋放創業潛能中增加企業數量。鼓勵引導在外務工、經商成功人士以及高校畢業生回鄉創業,新發展個體經營戶2600家、私營企業320家,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