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如此狂熱地追捧拉菲?這是富隆國際酒業公司(Aussino)總裁、《潷酒器》雜志“全球葡萄酒行業50位影響力人物”之一的沈宇輝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他曾經這樣總結:“如果你宴請10 個人,上拉菲人人都會知道是頂級好酒,上拉圖(Ch^ateau Latour)只有五六個人知道,上瑪歌(Ch^ateau Margaux)只有兩三個人知道……”
不過,如果是僅僅為了面子,拉菲其實并不是面子最大的選擇,哪怕是中國人頂禮膜拜的1982年拉菲。
在美國《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雜志選出的“20 世紀12瓶夢幻之酒”排行榜上,波爾多入選的只有1900 年瑪歌、1921年伊甘、1945年木桐、1947年白馬1961年柏圖斯,并沒有拉菲。
在《潷酒器》雜志2004 年選出的“今生不容錯過的100 瓶葡萄酒”排行榜上,單列在前面的10瓶絕代佳釀也沒有拉菲,波爾多入選的只有1921年伊甘、1945年木桐、1947年白馬、1961年拉圖、1982年碧尚女爵。拉菲只在按產區列出的13款波爾多葡萄酒中,以1959年拉菲忝列其中。
在1855年波爾多分級系統,拉菲也只是五大一級酒莊之一,并非五大一級酒莊之首�! ∪绻跃唧w到年份的身價來看,在《潷酒器》雜志2010年8月發布的1961年-2005年50年間法國葡萄酒價格榜上,1978年羅曼尼-康帝 (DRC.Romanée-Conti)以85790英鎊/箱位居第一,1990年羅曼尼-康帝以79579英鎊/箱排名第二,1961年柏圖斯以 74062英鎊/箱排名第三,接下來的第四、第五、第六位又分別被1999年、1967年、1996年羅曼尼-康帝占據,第七位被1990年里鵬(Le Pin)占據,第八、第九、第十位分別被1982年、2000年、1990年柏圖斯占據。1982年拉菲僅以34562英鎊/箱排在第十一位。也就是說, 過去50年來,真正的法國酒王是勃艮第的羅曼尼-康帝,真正的波爾多酒王是右岸的柏圖斯。
拉菲在中國已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
如果以分數來看,在美國著名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給過滿分(100分)的2007年之前的法國葡萄酒中,截至2010年10月的重新評定結果,仍然能夠保持滿分的波爾多葡萄酒,拉菲只剩2 個年份(1996、2003),而左岸佩薩克-雷奧良產區的美訊多達5個年份(1955、1959、1975、1982、2000),右岸波美侯產區 (Pomerol)的柏圖斯多達7個年份(1921、1929、1947、1961、1989、1990、200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羅訥河谷羅帝丘(C^ote-R^otie)的吉佳樂酒莊(E. Guigal),仍然保持滿分的葡萄酒多達21款,其中,拉慕林葡萄園(La Mouline)有9個年份(1976、1978、1983、1985、1988、1991、1999、2003、2005)、拉蘭當葡萄園(La Landonne)有7個年份(1985、1988、1990、1998、1999、2003、2005)、拉杜克葡萄園(La Turque)有5個年份(1985、1988、1999、2003、2005),而這3個葡萄園的首個釀造年份才分別可以追溯的1966年、1978年、1985年,總面積加起來還不到5公頃。另外,在羅伯特-帕克的評分系統,拉菲還曾經創造過波爾多葡萄酒分數最低紀錄——1974年拉菲只得56分,50-59分屬于“令人無法接受的葡萄酒”。
總而言之,以勢利的眼光看,論分數、論身價、論排名,拉菲絕對不算最有面子的葡萄酒。
如果是為了享受,那么……
去年曾有一位房地產商打來電話,問我在哪里可以搞到一箱1982年的拉菲,說是要請銀行領導吃飯。我問吃什么,他說無非是鮑翅參肚之類。我告訴他,領導們愛吃的鮑魚、魚翅、海參、魚肚、生蠔、大閘蟹之類,恰好并不適合搭配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主體的拉菲紅酒,其結果必將是滿嘴的魚腥味、鐵銹味以及苦澀感,搞得鮑魚和拉菲兩敗俱傷,既有損于海鮮的鮮美滋味,又顯不出拉菲有多么好喝。我建議不如選一些澳大利亞的霞多麗白葡萄酒(Chardonnay)、法國的阿爾薩斯雷司令白葡萄酒(Riesling)或者香檳(Champagne),總花費可能用不了一瓶拉菲的價錢。但他猶豫不決:“價錢倒是無所謂,問題是給領導喝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