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ject id="bz0x0"></object>
      <acronym id="bz0x0"></acronym>
      <p id="bz0x0"></p>
    1. <td id="bz0x0"><ruby id="bz0x0"></ruby></td>
      <pre id="bz0x0"></pre>

      首頁 > 商山收藏 > 收藏動態

      中國古人儲蓄手段與考古發現

      中國古人儲蓄手段與考古發現

      U5566P1081T2D64759F8DT20120420101704.jpg

      陜西華縣銅錢出土現場

        近來,有關銀行的話題頗受關注。銀行是現代居民儲蓄的首選之所,而在古代中國是沒有銀行的,那么古人是怎么儲蓄的?或者說是如何藏錢?從考古發現來看,古人儲蓄藏錢手段很有意思,有的奇招真是絕了。

        中國古人喜歡壇壇罐罐埋錢

        ——農民挖出一只18斤重金獸

        由于深受儒家“勤儉持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別喜歡存錢的人,個個都喜歡當財奴。中國古人使用的儲蓄、保值的途徑比較單一,一般就是貯藏。但貯藏的手段、辦法是多種多樣,形形色色。

        貯藏,一般分為窖藏和罐藏兩類。

        說到窖藏,讀者可能會想到“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笑話,其便源于這種儲蓄方式,即用壇壇罐罐這類器物,將錢財直接埋藏到地下,所埋物以金銀為多。這種方式為古代中國所有大款、富豪所喜歡。在現在考古發掘中,經�?蓵鐾两巡匚奈�,就是古人這種儲蓄、藏寶手段留下的。

        “文革”期間的1970年10月,陜西西安曾有一次重大的窯藏文物出土。當時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長安城興化坊內基地上,工人挖出了兩個肚大嘴小的“驢嘴壇”和一只大銀罐。打開一看,這壇罐中貯藏的金銀、玉石、金幣、銀鋌、銀餅等貴重物品多達千余件。其中金銀器物多達265件,后經考證,這是唐人埋下。

        無獨有偶,1982年正月初七,江蘇盱眙馬湖店村有一萬姓萬農民,在挖水渠時也挖到一批寶物。當時生產隊分片挖水渠,萬姓農民分到的一塊地最不好挖,但就是這塊沒人愿挖的地方,卻挖出了幾十斤重的金器財寶。最值錢的是一只金獸,竟然有18斤多,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重一只金獸。壓在金獸下面的,則是一只精美的銅壺,打開壺蓋后看到,里面裝滿寶物,其中有9塊半金餅、15塊馬蹄金。

        經考證,萬姓農民挖出來的這批財寶朝代,屬于西漢,不應該是隨葬品,因為附近并無墓葬,當是時人的窯藏儲蓄,因為戰亂或是家世變故,其后人沒有能再取出這批寶物。

        窖藏財寶采取反盜墓手法

        ——把好東西埋藏在糞堆下

        古代中國沒有現代這樣的防盜保險箱,所以中國古人在窯藏儲蓄時,會想方設法讓外人找不到。常理下,大家都會想到把財寶埋到墻角、旮旯里,其實這最容易讓小偷猜到。于是有的有錢人家想出絕招,把錢財、值錢物埋藏到糞堆、茅廁這類常人不至的骯臟之所。

        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的鎮館之寶——商代青銅重器“后母戊鼎”,在被挖出來后的第一時間,也是采取窯藏方式處理的,選擇的藏匿地點便是吳姓人家的糞坑下面。

        出于防盜考慮,窖藏時一般會采取反盜墓那類的反盜寶手法,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以迷惑盜賊。多會將藏寶坑坑挖得很深,再埋入裝滿財寶的壇、罐、缸這類器物。放置財寶時頗為講究,不能全部放在一塊,而是采取上下分層放置的方式,先放一層,掩埋后再放一層,再掩埋再放,多者達三四層。為什么要挖深、分層放呢?這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的人家有當年賺點錢當年就儲蓄一點、埋下一層的習慣。這樣一來,即使被盜挖,盜賊往往也只能發現上層。

        而在各層之間,往往用石板、磚塊疊壓,土層之間則用糯米熬成的液汁和石灰,夯實密封,有時其中還會拌上碎石子、瓦片什么的,以增加盜挖的難度。窖坑一般選在臥房內、炕(床)底下。也有選在院內,如在院內常會在地面上做出一系列偽裝,如建上茅廁、豬圈、便房什么的。

      • 相關閱讀
      • 考古人員有了入木三分的“透視眼”

          一個被土層緊緊包住的棺槨外,圍著數塊黑色鉛板,地面上身穿藍色防護服的周華輕輕按下儀器上的紅色按鈕,1分鐘后,一張X光照片完成。這里是位于陜西省高陵縣西南10公里外的院張村明代家族墓葬群發掘現場。今天,...

        時間:04-20
      • 古人制年號錢的目的

          目的  中國古代封建帝王為了吉祥的目的,經常變更年號,以為自新更始。許多帝王遇有改元變號寸都要鑄造以本年號冠名的錢幣。北宋 時期的各朝皇帝不但年號變更頻頻,且幾乎是每改元一次必鑄新的年號錢,最多的改...

        時間:04-12
      • 收藏品中的清明文化:古人常在清明放風箏求姻緣

          &ldquo;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rdquo;這是杜牧的詩句,從小聽到大,以至于大部分人都認為,清明本是個憂傷的節日。但是不然,72歲的回族老人沈明拿出收藏多年的極限片,明信片,電話卡,煙標,火花等...

        時間:04-05
      • 洛南舊石器遺址進入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終評

          本網訊 (趙曉翔) 3月21日,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洛南盆地張豁口舊石器時代遺址進入全國25個終評項目�! �2011年4月起,中科院古脊所、澳大利亞、加拿大、南京大學與洛南縣博物館等專家...

        時間:03-22
      • 中澳專家在云南發現未知古人群 系萬年前少數民族

          近日,中澳科學家關于云南&ldquo;馬鹿洞人&rdquo;的重大發現備受關注,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員稱,&ldquo;馬鹿洞人&rdquo;可能是一個過去未知的新人群�! ≡颇习l現1萬年前&ldquo;馬鹿洞人&rdquo;  如今亞洲有世界...

        時間:03-22
      • 陜西考古發現西漢“官營”鑄鐵作坊

          記者19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為配合楊凌古邰國遺址公園建設,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法禧村及周邊區域進行了詳細系統的調查,發現了大量陶范、鐵渣等與鑄鐵相關的遺物,初步確認這一地點或應為邰城聚落的一...

        時間:03-20
      • 西安最新考古發現罕見唐代陶窯

          記者從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近日配合基本建設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處唐長安城墻外的陶窯遺址,其中一組六窯共用一個工作面的陶窯十分罕見,為人們豐富唐長安的認知提供了新材料�! 私�...

        時間:03-08
      • 洛南盆地發現多期古人類活動遺跡

          記者從最新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刊物《第四紀研究》上了解到,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考古研究發現,秦嶺陜西省商洛市境內的洛南盆地至少在8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這里已發現多期古人類活動遺跡�! ∝撠熢撗芯宽椖�...

        時間:08-07
      • 古人是如何治療早泄

          早泄是男子引以為憾的疾病之一。先秦房中書《天下至道談》七損八益中的&ldquo;泄&rdquo;即指此�!冻潦献鹕鷷贩Q為&ldquo;未交即泄或乍交即泄&rdquo;�! ≡缧沟某梢虼蠖嗍蔷裥缘�,器質性病變較少見。因而當...

        時間:05-18
      • 河南欒川發現古人類洞穴遺址 距今約3萬年

          4月24日,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的一處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洞穴遺址&mdash;&mdash;龍泉山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結束�! ∪珖笆∈袑<已芯拷Y果顯示:該遺址所屬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萬~3萬年前,而這一時段恰...

        時間:05-09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中文无码不卡视频_青青青青久久国产免_国产精品视频久久第一页_亚洲无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