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康有為故居的去留曾在今年兩會期間引發各界關注。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曾表態稱“這個事情要全力把它盯住”。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故居情況究竟如何?
昨天,本市文物局執法隊來到康有為故居等文物點進行執法檢查。針對安全隱患,執法隊下發了執法督查單,要求其進一步督促整改。
□康有為故居
>>現場
建圍擋采取臨時保護
位于西城區米市胡同43號院的康有為故居原為廣東南海會館,是康有為在京居住的地方,也是其籌劃變法維新的主要活動場所。因院中原有七棵樹,故康有為題其室為“七樹堂”,1984年被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兩會期間,著名媒體人士閭丘露薇到現場探訪,發現內部“一片狼藉”。昨天,記者走進米市胡同43號的大門,故居所在的院子內有很多違規建筑,將本就狹窄的院子擠得滿滿當當。居民自行翻建的紅磚墻與老建筑極不協調。
北京市文物執法隊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中旬,市文物局會同區縣文委成立了聯合執法督察組,開展了一次針對城市危改、開發、建設區域文物保護狀況的專項執法督察。當時曾連續對地處西城區“大吉片”、“菜西片”、“廣安片”、“棉花片”項目范圍內的康有為故居、米市胡同29號等文保點進行督察。并就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分別給每個建設單位或管理單位逐一提出保護要求,并制發了執法督查單。
昨天執法隊就上次檢查的整改情況予以現場復查。記者在現場看到,院中康有為故居的所在地“七樹堂”,共有7間房屋,其中的3間西房和2間北房已經完成了騰退。這5間房屋已經建起了圍擋,上面貼著“重點文物,嚴禁煙火”的提示語。文保部門要求對于已騰退的房屋一律不得拆除,內部徹底切斷電源,進行全封閉保護。另外2間北房尚未實現騰退,成為藍色圍擋旁的“孤島”。故居東側的幾間房屋被專門用來作為值班室,屋里密密麻麻地擺滿了滅火器。
>>查處
存在隱患被開督查單
針對此文物點的現場檢查,北京市文物局執法隊有關負責人表示,保護狀況較3月中旬有所好轉,但所有措施均為臨時性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現搬遷騰退之后,從根本上進行修繕和整體保護才是長久之計。
昨天,繼3月中旬的執法檢查之后,因存安全隱患,文物執法人員再次向康有為故居、李萬春舊居下發執法督查單,要求項目開發建設方今后要指定專人落實文物安全工作,及時清理各種易燃物品,實行24小時巡邏,發現隱患及時上報文物部門,同時加強這些文保點內的用火用電管理,嚴防火災。
>>規劃
將置身廣場見證歷史
針對此前閭丘露薇擔心康有為故居作為二環內的一個地產項目,有消失或變成高檔會所的疑慮。北京市文物執法隊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待故居完成全部拆遷后,將進行原址保護。邀請專家為故居“會診”,修繕也會采取“修舊如舊”的方式,保持故居風貌。他表示,康有為故居將連同整個院落——南海會館一同保留。
昨天,記者從故居所在項目的開發建設單位獲悉,康有為故居周邊屬于Ⅱ類建設控制地帶,屬于對文物保護單位周邊范圍建筑有所要求的區域。因此初步方案是修繕后的南海會館將置身小區西北角的文化廣場,成為歷史的見證。
據了解,西城區中信城項目地塊內文保單位、有保護價值的建筑中,康有為故居(南海會館)、李萬春舊居、莆陽會館、梁啟超故居將原址保留;潮州會館、關帝廟、會同館已經完成遷建,未來涇縣會館也將進行遷建;此外,粉房琉璃街將進行整體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