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獨活、茯苓、肉桂、白芷、藿香、板藍根、艾葉、砂仁……這里說的可不是中藥鋪子,而是活色生香的精美藝術品。昨日,記者從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簡稱“三峽醫專”)獲悉,該校師生將中草藥加工成的藝術品,不但令普通中藥材身價翻番,學校還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這一新產品推向三峽庫區旅游市場。
在三峽醫專的中藥科技館內,掛著上百幅精美的畫,重慶地圖、夔門落日、山野暮色……每一幅都散發著淡淡的中藥香。“每幅畫都是由十多味到數十味來自庫區的中草藥組成的。”三峽醫專黨委副書記冉隆平介紹,這是由在校師生創作的中草藥藝術品。
據了解,中草藥畫是用各類中藥材的莖、葉、果實為原料,采用粘、貼、拼等手藝,運用構圖、線條等手法并通過裝框等工序制作而成的,現已開發出人物畫、山水畫、裝飾畫等幾大類。“通過巧妙設計組合中藥草的形態和顏色,不僅能產生別樣的藝術效果,還可以散發出中藥原有氣味,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中藥科技館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三峽醫專目前設計開發的中藥材標本工藝品中,除了中藥畫,還有中藥材香囊、藥用植物標本工藝品等幾大類,主要是將重慶的風土人情通過中藥來展示,以后還將開發手機掛飾、背包掛飾、相框等產品。目前學校正在聯系生產廠家,預計下半年推向三峽庫區旅游市場。
“這些中草藥都是三峽庫區常見的藥材,就地取材很方便。”冉隆平說,由于每種中藥材用量并不大,一幅中草藥藝術品制作成本也就在幾元到數十元左右,但由于加入了設計、創作、裝飾等因素,價值大大提升。此前,有企業老總來參觀時就看中了這些畫,以數十元到上百元的價格買去作為禮品,讓這些中草藥的身價翻番。
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材當地特有資源開發新的旅游商品是很好的嘗試,目前,庫區旅游商品同質化嚴重,真正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并不多。隨著重慶旅游的飛速發展,將產生大量的旅游購物需求,把地方特色做足的旅游商品,應該會大有潛力。“此前,有人將三峽紅葉、三峽石做成紀念品,都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何發美認為,三峽庫區的特色紀念品比較缺乏,像這樣以中草藥為原料的藝術品,市場前景應該很不錯,但產品瞄準的不應該僅僅是庫區,而應該是整個重慶旅游商品市場。(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