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西安朱雀收藏俱樂部內,隨著拍賣師一錘定音,蘇繡《空山鳥語》以100萬成交價被收藏家張先生買走。
對能夠將這幅蘇繡收于囊中,張先生顯得喜不自勝:“這繡品構圖精妙,工藝精湛,又出自于嬌古蘇繡名師之手,我預測三年后還有兩倍的升值空間。”
而對于賣家李先生來說,能夠以100萬的價格出售《空山鳥語》也非常激動。
“這幅繡品是我5年前用5萬元收購的,原本打算能賣出50萬就心滿意足了,100萬的成交價確實出乎意料。”李先生說。
《空山鳥語》天價成交在收藏界內引發強烈反響,當地媒體紛紛予以特別關注。其實,這只是蘇繡投資收藏熱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人們投資理財意識的覺醒,蘇繡日漸受到人們重視。在收藏界,早有“軟黃金”之稱,“藏金不如藏繡”早已成為收藏家的共識。
專家指出,收藏蘇繡和投資黃金雖然都是理財的重要途徑,但兩者有著本質區別。首先黃金價格會隨著國際市場波動而浮動,任何政治事件都有可能引發價格劇烈波動,風險較大且不可控,而蘇繡因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不可復制性,時間越長越值錢。其次,蘇繡除了升值潛力巨大外還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既可以放入收藏室,也可以用于家居裝飾,投資和鑒賞兼得,而黃金則只能放進保險柜。第三,蘇繡收藏屬于文化事業,是相對高端的收藏,也是收藏者本身文化修養的體現,而黃金則只要有錢都可以收藏,在兩者之間如何取舍也反映了收藏者的修養和品味。
“對黃金收藏來說,無論是生肖紀念金還是世博金,都會受到通貨膨脹、季節因素、發行量、回購渠道以及紀念意義附加值的降低等等諸多外因影響,蘇繡則從來不會,時間越長,稀缺性越突出,價值越高。”中國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劉文先生說。
中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張宇也曾對財金報記者說過:任何資源性的藝術品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無限增值,蘇繡作為民族特色工藝品,經濟價值隨著藝術價值一起升值,任何一副蘇繡藏品,今天也許只值100萬,但若干年后能值多少錢,誰也無法預測。
對此,《空山鳥語》生產商嬌古蘇繡藝術品有限公司經理張奇偉說:“經典繡品的藝術魅力是繡娘千針萬線繡上去的,不像工業品可以批量制造。隨著技藝高超的繡娘的稀缺,精品蘇繡越來越少,就算是仿造也只能仿形,而無法仿出內蘊的魂。”
據了解,以精品蘇繡奠定在國內蘇繡行業領軍地位的嬌古蘇繡近年來已經成為蘇繡藏品的最大“源頭”,公司的很多繡品尚在制作當中便被收藏家不惜重金預定,而且收藏家和企業的規格也越來越高。如今年3月5日,臺灣藝真源集團就一次性收購、收藏了嬌古蘇繡的12件精品,其中的人物肖像亂針繡《安娜的嬌羞》,細膩典雅,惟妙惟肖,被譽為“蘇繡傳奇”。
據統計,至今年5月,嬌古蘇繡收藏者已達到2萬人,其中不乏著名收藏大師、藝術品愛好者、金融界高層、以及愛好蘇繡的白領階層等。其獨立商城姑蘇網上商城每上線一件新品,便引發數萬網民關注。嬌古繡品,儼然成為蘇繡收藏的首選。
蘇繡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蘇繡收藏熱的興起不僅體現了人們投資理財理念的變化,意味著人們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的提高,更反映出人們對傳統文化臻品的重視和呵護,相信蘇繡藝術必將在全社會共同的珍視和關注下開創更燦爛的未來。(中國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