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古代的茶幾我國古代青銅器中一種稱“禁”的案形器,是周代貴族在祭祀或宴餉時置放酒器的用具。東漢鄭玄在為《儀禮士冠禮》作注時說:“禁,承尊之器也,名之為禁者,因為酒戒也。”就是警戒飲酒者的意思。
文獻記載,商人嗜酒成風,到商紂王時期達到頂峰。紂王在國都朝歌(今河南淇縣)修建了離宮別館,又作“酒池肉林”,日夜和他寵愛的妃子妲己以及一些貴族幸臣們酗酒玩樂�;囊鶡o度的侈糜生活導致商被周武王所滅。西周建國后,總結前朝的經驗教訓,認為商亡國的原因之一就是商人嗜酒酗酒。西周王朝為維護其長期統治,堅決禁止周人酗酒。酒要飲,又不能失度,所以,就把這種盛放酒器的案形器叫做“禁”。
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有重大考古發現!幾位村民開挖宅基地時發現的一座古墓目前已有20余件珍貴的西周青銅器露出,其中一件器型巨大的“禁”——古代的茶幾,是1949年后考古首次發現,而1949年前全國僅發現4件。據現場考古人員估計,還會有數百件青銅器出土,墓主的顯赫身份之謎即將揭幕。
長約90厘米
厚10厘米
6月22日早晨9點半左右,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四組幾位村民在開挖宅基地時,無意中挖到一件青銅器,于是村民們趕緊安排人手保護現場,向石鼓鎮和市文物主管部門匯報。接報后,寶雞市文物旅游局、市考古研究所、渭濱區博物院等相關部門迅速到達現場,展開搶救性考古挖掘,從而揭開了這座珍貴西周大墓的序幕。
在長約4.3米、寬約3.6米的考古挖掘現場,記者看到已經露出的青銅器有20余件,其中在現場北側和東側的壁坎上擺放有6件卣(yǒu,酒器),還有尊、罍(léi)、方彝、斗、爵等酒器、鼎(烹煮器具)、簋(guǐ,盛食物器具)等青銅器,其中一件長約90厘米、厚10厘米的案形器青銅器“禁”露出泥土后,引來考古專家驚訝的目光。
這件隱藏在泥土中的長方形青銅器造型莊重、精美,案幾上分別擺放有一件青銅方彝和兩件青銅卣。由于器物還未完全挖掘出來,這件珍貴的青銅“禁”的底部和側面形態還未得知,只有顯露出的一面有精美的浮雕飾紋。
是否和王室有關還需證實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考古學博士任雪莉告訴記者,關于青銅“禁”的考古記載中,全國只有出土過4件:目前一件存于天津博物館,一件流落美國,另有兩件不知所蹤�?脊湃藛T告訴記者,根據出土文物的規格和數量,應該判定墓的主人是一位身份顯赫的貴族,這種青銅“禁”在已出土的西周青銅器群中極少發現。
據了解,最早出現的“禁”是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寶雞市斗雞臺戴家彎村的農民在村北的坡地上挖地時,挖出了各種青銅器30多件,其中有一件青銅“禁”屬首次發現。最先,這件彌足珍貴和極為稀少的青銅“禁”被曾任陜西按察使的大古董商端方占有,后來不知通過什么途徑又流入美國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