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國首家實施翡翠飾品品質分級的珠寶企業在昆明誕生,標志著云南從此開啟了翡翠飾品品質分級時代,開始步入翡翠飾品品質分級新時代。
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吳云海介紹,目前《天然翡翠飾品質量檢驗證書》主要在3000元以上的翡翠飾品中應用。證書除真偽鑒定外,還包含翡翠飾品品質級別劃分,從顏色、透明度、凈度、質地和加工工藝進行打分,將翡翠飾品品質分為極好、很好、好、一般、差五個等級。而3000元以下的翡翠玉石飾品繼續通過真偽鑒定,出具《天然翡翠飾品合格證書》。
當前,云南石產業緊抓“橋頭堡”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結合東南亞區位優勢并發揮橋頭堡作用,構建面向全國及東南亞、南亞的石產業基地,打造珠寶玉石、觀賞石、建材石 “三石產業”,將石產業建成云南支柱產業。據統計數字顯示,去年云南“三石產業”的產值規模已達400億元,預計到2015年,云南石產業總產值將達到970億元。
據吳云海介紹,省珠寶質檢研究院2009年就提出翡翠飾品的“質量等級評價”質檢理念并及時研究制定了檢驗標準。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實踐,目前翡翠飾品質量等級評價質檢技術,完全能夠滿足當前翡翠飾品品質分級的市場需要,已經具備了積極推廣應用的技術條件。此外該院研究、制定的《翡翠飾品質量等級評價》地方標準最近還獲得了中國合格評定委員會的現場評審、認可,納入了CNAS檢驗認可目錄,這表明由該院鑒定、評價的翡翠飾品質量等級獲得了國際互認。
吳云海表示,“翡翠飾品品質分級”研究成果的實踐運用,將及時為廣大翡翠飾品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透明清晰的商品信息,解決翡翠“霧里開花”的難題,讓消費者看的明白、買的放心,成為消費者的一把真正的“保護傘”。同時為云南營造一個公平、公正、誠信經營的珠寶消費環境,推動云南珠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據介紹,作為首家實施《翡翠飾品質量等級評價》的怡泰祥珠寶,將對怡泰祥各地店內的翡翠飾品實施“品質分級”檢驗,并出具《天然翡翠飾品質量檢驗證書》。該證書能夠在店內真偽查詢終端設備(或智能手機)上及時查詢質檢結論。
怡泰祥董事長陳劍飛認為,此次合作,必將推動翡翠行業建立一個公平、開放、公開的市場秩序,幫助企業打造玉石品牌,為云南的珠寶企業進入全國鋪平道路,為國內的珠寶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奠定基礎。實施翡翠質量等級評價,將為翡翠行業營造一個標準化、規范化的市場環境,推動古老而傳統的翡翠產業走向國際化道路。
吳云海透露,下步,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還將在云南進行調研、采樣,進而研究制定出《翡翠飾品質量等級評價與價格指數》鑒定技術規范,作為出具完整《天然翡翠飾品質量檢驗證書》的實施細則,為翡翠行業營造標準規范的市場環境。(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