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莊
北京通州之北坐落著中國最大藝術區宋莊。當地在入口處的大門上驕傲地裝飾了四個大字:中國宋莊。宋莊之大,大到聚集了5000多名藝術家,卻在街上看不到一位,唯見幾個工人忙著新館的修建。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村莊,18年前第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入駐,如今成為聲名大噪的藝術區。宋莊藝術區的形成之路充滿了太多的偶然與必然性。關注宋莊就是關照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它存在于民間的、原始的藝術生態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它那獨具創意、倚憑藝術創造價值的經濟實體是怎樣形成的?昨天,本報記者兵分幾路深入宋莊藝術區,試圖還原宋莊藝術區快速發展的歷史軌跡。對它的未來,藝術家們也有多樣的期待。今年秋季,這里將舉辦首屆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
宋莊鎮位于通州區北部,距離CBD中央商務區30公里。1994年開始,這里形成藝術家群落,批評家栗憲庭和藝術家方力鈞(微博)等牽頭租房置業,圓明園畫家村也集體遷移至此。在過去18年的時間里,宋莊以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5000多名海內外藝術創作者,成為全球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原創藝術家群落聚集地。小堡村是畫家的主要聚集區。
地標
“征名塔”映射宋莊模式
中國宋莊環島藝術區旁,高20米、底座直徑15米,類尖塔形的雕塑是宋莊的地標建筑。
這座雕塑由當代著名藝術家方力鈞設計,2009年9月19日揭幕。宋莊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宋莊發展成為畫家聚集地,這件雕塑的落成意味著"宋莊模式”的一個階段性總結。這個地標有很多名稱,有人叫它大畫筆,有人叫它神筆馬良,也有人叫它七色塔。這座雕塑至今沒有定名,導游給游客介紹時,稱其為"征名塔"。
展館
這里有行政級別最低的美術館
沿著徐宋路過環島向西約600米,就是宋莊藝術園區的標志性建筑宋莊美術館。宋莊有很多美術館,包括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當代美術館等,宋莊美術館無疑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家,被稱為"世界上行政級別最低的美術館"。
隨著宋莊畫家村逐漸成型,為了擴大畫家村的影響,同時為了搭建一個使畫家村里的藝術家能與外界交流的平臺,在批評家栗憲庭的建議和宋莊鎮政府的支持下,由小堡村村委會出資修建的宋莊美術館于2006年10月6日對外開放,栗憲庭任首任館長。今年,策展人方蕾接替栗憲庭擔任館長。為了工作方便,方蕾將家搬到了宋莊。方蕾認為這里有很好的藝術土壤,生活相對穩定是最關鍵的因素。"
在外國藝術家中,捷克藝術家伊瑞和妻子、廣西籍畫家阿覃是最受矚目的一對。兩人都是水墨
畫家,5月28日開館的中捷當代美術館是他們心血的結晶。阿覃介紹,展館由捷克著名建筑師Franek按照“布拉格石頭城”的概念設計。不過,當地人管這個造型奇特的建筑叫“肚臍眼”。
工作室
向小堡周邊輻射
沿著徐宋路過環島向北約300米,栗樹咖啡館位于馬路西側,除了光臨的游客,這家咖啡館成為宋莊藝術家的休閑聚集地。店主王中文介紹,咖啡館成立已經有2年,每逢大型藝術節、展覽,藝術家們會相約在此交流,咖啡館還舉辦過藝術家個展。
進入宋莊大門1公里左右,畫家大院就位于道路西側,這是宋莊一個比較集中的畫家工作室區。畫室的主人叫夏草,他2009年來到宋莊畫家大院,開始創作生活。起初,大院里只有數十名畫家,至今已經聚集了40多名藝術家。在夏草眼里,雖然畫室是租來的,但卻是他在北京唯一的棲息地,“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只想過這樣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