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蘆山地震牽動人心。而文物保護作為災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也受到學界高度關注。據國家文物局通報,地震已造成當地多個博物館所藏的數百件文物受損,多處文物保護單位受損。嚴重程度不亞于汶川地震的影響。
據了解,雅安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有不少在國內外學術界擁有極高地位。特別是以樊敏石闕、蘆山石獸為代表的東漢文物,有極高的史料和美學、建筑學、書法、雕塑等研究價值。也因此,地震給雅安文物造成的損失尤為慘重。
據透露,截至目前,共有12家當地博物館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館藏受損文物274件(套),其中國家二級文物8件(套),三級文物41件(套),一般文物225件(套)。另外,此次地震造成102處文物保護單位受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文物點1處。
最讓人揪心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頤墓闕和樊敏闕在地震中幾近被毀。高頤墓闕及石刻的闕體被震裂,部分構件震掉在地,附屬設施損毀嚴重。
雅安的高頤闕,為我國漢闕中保存最完好、雕塑最精美的珍貴文物古跡,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歷史學家范文瀾都曾在著作中給予高度評價。樊敏闕及石刻亦是現存罕見的漢代建筑遺存,在文物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地震中,樊敏闕前主闕中部斷裂,闕頂面臨垮塌。
此外,蘆山縣平襄樓和位于震中的青龍寺大殿外墻受損,王暉石棺陳列館中的兩具明代石棺全部垮塌,佛圖寺垮塌。雅安市文物管理所鎮館之寶元代高足碗,也被震得開裂。即便日后修復,也難免留下瑕疵。
國家文物局表示,將會同四川省文物部門,繼續核實文物受損情況,組織專業隊伍,待文物災情勘查條件許可時,迅即開展受損文物的勘查復核工作,編制災后文物搶救保護規劃并安排實施。(上海青年報)